CBA复赛至今,“全华班”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从首场比赛浙江广厦三位年轻球员孙铭徽、胡金秋和赵岩昊的惊艳表现,到吴冠希、李原宇、王哲林等一批球员的爆发,国内球员正成为CBA联赛中的主角。
随着外援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无法归队,大量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不再受到挤压,甚至开始有一些之前出场机会寥寥的球员赢得了教练组的信任,登上CBA联赛的舞台,而他们也因此抓住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迎来了数据上的飞跃,同时也让部分担心CBA联赛因为外援流失而会影响比赛质量的球迷,有了新的改观和认知。与此同时,浙江两支球队用实打实的胜利证明全华班并不一定会在对阵有外援的球队时有所吃亏,而上海男篮很遗憾地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背景板。
仅论国内球员实力而言,在去年夏天招兵买马的上海男篮并不算联盟中倒数的球队,这一点从上海代表团在天津全运会成年男子篮球比赛中已经得到证明,而包括李根、鞠明欣、张春军等球员都是之前在其他球队中证明过自己实力的球员,尤其是前两位锋线球员都曾有过单赛季场均得分超过20分的表现,但在本赛季转投上海男篮之后,两人的表现与外界的期待大相径庭。
除了新援之外,大鲨鱼原有阵容中的张兆旭、蔡亮等球员随着年龄的增长,竞技状态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仰仗的似乎只剩下了罗汉琛、罗旭东和董瀚麟,而这三人也恰巧成为了球队中得分上双的国内球员。
尽管常规赛还剩下最后的15轮比赛,但上海男篮本赛季的引援似乎已经可以用失败来形容,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相比上赛季挖掘了王潼、颜鹏、朱瀛、黄旭等一些年轻国内球员,这赛季球队不仅在成绩上令人感到失望,国内球员也并没有在外援得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有太多站出来为球队分担的表现,仅有董瀚麟和罗汉琛贡献了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在其他球队逐渐通过最后16轮常规赛发掘新鲜血液的时候,上海男篮在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国内球员的表现方面似乎与如今的排名一样落后其他球队一大截,不知道随着季后赛的希望逐渐变得渺茫,目标长远的球队是否会让更多的年轻球员登场,如此或许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