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申鑫就像命中注定
第A08版:申花 2020-08-03

申鑫就像命中注定

徐杨一凡

未能终老申鑫队并不妨碍王赟成为球队的传奇

康桥基地2号楼,预备队的会议室,王赟背对门口坐着,他的左手边是两块涂满了的战术板。为了更好地备战,球队约了不少热身赛。退役一年多,王赟越来越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了,对于如何和这群孩子相处,他已经颇有心得。但当回忆起自己的申鑫岁月,他好像又回到了做球员的那些年,来来去去都似乎就在昨天。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一直到接到邵坚毅的电话之前,王赟都没有想过自己加盟申鑫的可能,然而后来在回想起这段日子,他却觉得好似“命中注定”。

时间回到八年前。当时,王赟正准备离开待了一年的大连实德,去青岛中能开启新的职业篇章。那年元宵节,王赟只身飞赴昆明与在那集训的中能会合,参加试训。虽说是试训,但他加盟中能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的资历和能力早就被球队看中,在热身赛中的表现也将全队征服,俱乐部早早准备好了一份合约,就等着双方什么时候能回青岛把合同签完了事。

但王赟没去成青岛,正好家中有事需要他本人出席,于是他临时回了趟上海。对方担心夜长梦多,几次询问情况是否有变,还提出工资待遇依然有商议空间,只希望能留住这位中场大将。王赟也不是骑驴找马的人,一直到那时他心里还想着两天后直飞广州,参加中能的下一期集训,顺便签了合同。

谁都没料到,突如其来的一通电话,改变了这原本顺理成章的一切。接到邵坚毅电话的时候,王赟正在父母家喝茶,他知道这位旧友在申鑫俱乐部出任副总经理。邵坚毅告诉王赟,球队新赛季将从南昌迁回上海,并且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加盟。王赟不可能没有兴趣,当时的他已经在外漂泊了六年,年近而立,成了家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自然会希望能回到亲人身边,为一支家乡球队效力。

出于回归上海的诱惑和对老友的信任,王赟随即来到了衡源集团同俱乐部老板徐国良会面,这个地点离他父母家并不远。那是场很顺畅的会谈,双方互相有意,又都愿意为促成这笔交易而牺牲一些什么,唯一的问题是中能招募在先,虽说没签合同就不存在任何原则上的不义,但王赟依然心怀愧疚。好在徐国良和青岛方面关系不错,他表示自己会出面帮王赟向对方解释情况,这句话打消了王赟内心最后的顾虑。

谈到了这份上,就该聊薪资待遇了,徐国良很爽快,他让王赟自己说个数。对于申鑫的薪资水准,王赟早有耳闻,他心里清楚,如果加盟这支球队,他不可能拿到中能许诺他的数额,但另一方面,王赟也知道申鑫素来以“稳定”著称,再加上能回上海,他并不在乎少拿一点钱,他只想重新证明自己。

于是,王赟向徐国良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待遇,仅仅是在实德时期的60%左右,更是远低于中能愿意给他的高薪,徐国良听后一口答应,给了他三年合约,双方当场就敲定了下来。

加盟申鑫没几天,王赟得知球队准备引进门将,他便把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一位上海队友,希望对方也能抓住这个回到家乡的好机会。哪知这消息令电话那头的队友懊恼不已,原来他两天前刚和一家外地球队签下合同,只好眼巴巴地和这个机会擦肩而过。

“如果我也晚了几天,那结局又会不一样了。”王赟笑着感慨人生之奇妙,“这就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段缘分一样。”

至今和昔日队友保持联系

王赟一直觉得,从实德到申鑫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人生长河中有那么三年回忆起来蛮甜蜜的。”

在大连的日子,王赟过得并不开心。起初离开并从上海一路一起打拼的陕西浐灞队友和教练,王赟只是想换个环境发展,因此决定做得有些草率,忽略了对大连这座城市的陌生,以及对实德打法的不适应。那年,他仅仅出场了五次。

要从低谷爬起来总是难的。刚到申鑫的半年,王赟也没有完全习惯,一直到下半年才慢慢找回自己的节奏。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踢球方法,从一个纯粹的组织型中场转型成为一个进攻型中场,三年里一共为球队打进了20粒进球,这也是他整个职业生涯进球最多的三年。

这样的转变,或许还要从一场球说起。2012年10月20日,中超联赛第28轮,申鑫远征大连,客场对阵实德。这是一场保级生死战,处在降级边缘的两队都渴望能拿下3分。重新回到金州体育场,王赟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他来不及多做感慨,满脑子只想为申鑫拼下一场胜利,不管对手是谁。在比赛的第18分钟,他做到了,用一脚外脚背射门将比分扳平,也正是这粒进球让申鑫全队上下备受鼓舞,最终以4比1完成大逆转。

进球后的王赟没怎么庆祝,他一直到比赛结束才反应过来,他终于在大连球迷面前证明了自己,在心头上盘旋了一年的乌云,也随着这一粒进球而烟消云散了。“可能之前你会很想能回应人家的质疑,但真的到了球场上,心里只有眼前的比赛,不会考虑什么‘复仇’心态。”王赟回忆道,“人慢慢成熟以后,这些事情已经无所谓了,能重新站起来证明自己,比所谓的‘复仇’更重要。”当那赛季结束,听闻保级成功的实德选择退赛,申鑫得以递补出战下一年的中超,王赟很是唏嘘。

重拾自信的王赟成为了申鑫球迷眼中的英雄,哪怕是他后来转投申花,收获的也多是衷心的祝福,2017年租借归队,球迷们依然牢记着他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

王赟的拼,徐国良都看在眼里。在三年合同履行期间,徐国良曾主动要求给王赟加薪,这让后者有些意外,他签完合同后就没想过再去谈论待遇问题。“他不会和你说太多的话,但你有什么事,和他一说他都知道。”在王赟的记忆里,和徐国良交流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惜才如他,愿意给自己认可的球员最合理的待遇,“这么多年下来,队员对他的印象都挺好,这是很不容易的。”

离开申鑫后,王赟也没少和以前的队友联系,他发现即使是那些效力过很多不同球队的昔日队友,对申鑫的印象也依然非常深,时常会关心球队近况,个个都希望这支球队越来越好,很少会有什么负面情绪,“说明这个集体还是很让人向往的,大家都挺简单的,就是为了踢好球,待着也很舒服。如果你真的通过这个平台遇到了好机会,俱乐部也不会拦着不放,基本上没有过狮子大开口,有合适的都会让你去闯一闯。”

申鑫奖金曾让他一度“不敢接受”

王赟离开申鑫和来时一样,是个顺水推舟的决定。

2014年底的时候,申花再一次找上门来,希望王赟在一年后能自由身加盟球队。对方言辞恳切,再加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上海小囡总会有个效力申花的梦想,更何况王赟和这个梦想已经错过了太多次,他心动了。

他找到了徐国良,向对方坦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像是商议,更像是听听老板的意见。如果徐国良不愿意自己走,王赟当时想,只要球队需要,他也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但徐国良没有让王赟再做牺牲,他当即同意了王赟以自由身离开的想法,甚至还在赛季结束后响应申花方面的要求,提前放王赟到下家报到。

王赟挺感动的。这些年里申花没少给他抛来橄榄枝,但他都阴差阳错地没有握住,就像在大连那年夏天,转会信息都谈好了,他甚至都打包完了行李,结果在最后一刻被实德的老总以保级为由留了下来。“此前这么多年要去申花都没去成,结果居然从申鑫过去了。这真的是一段很奇妙的缘分。”

好的感情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如是,球员和俱乐部之间亦然。抱着对申鑫的热爱和感激,即使在明确要离开球队后,王赟也从未有过“收着踢”的想法,他明白为保级而战的球队还需要他,所以他要用百分之百的力气回报球队对他的信任。

还有一件事情让王赟念念不忘。他在申鑫的最后一笔钱是徐国良转给他的,比他原本该拿的多了不少,他生怕老板转错了,赶忙发短信告知他,哪晓得徐国良却告诉他没有错,这是他应该的。

转会申花前,申鑫还特地为王赟举办了一场温情的告别仪式,这也是球队史上第一次为一名球员的离开举行如此正式的仪式。在仪式上,时任主教练的郭光琪代表俱乐部赠予了王赟一只银盘,上面写着“职业精神永驻”。

这只银盘被王赟放在了自己家最醒目的位置,每次一进家门就能看到。“我放在那儿,我的孩子也可以看看,有时候我会和他们说说我为什么能得到这只银盘。”对于王赟,这六个字曾是一种鞭策,如今做了教练,他也将把这六个字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年轻球员明白什么是职业精神。

“当人的年纪慢慢上去,你有时候是会相信命运这种东西。”王赟缓缓叹道,“有些东西是你必须要付出努力的,必须要自己争取的,但还有些机遇真的像是命中注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