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申花元素的串串香火锅店
球迷相约一同看球
连线时参照东体直播厅布置房间
对不少球迷来说,在这个无法站在看台为主队近距离欢呼的赛季,如何看球成为了一件大事。有人看重氛围,与好友聚餐看球,有人讲究细致,在家里钻研战术,也有人幸运加持,出现在了球场边的大屏幕上……其实,无论在哪里看球,只要心里有主队,都像是身处看台。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时磊——
用申花元素布置餐馆为球迷制造看球氛围
申花与深圳的比赛结束后,时磊一直忙到了次日凌晨3点。他在虹口足球场附近开了一家串串香火锅店,过去每逢客场比赛,总有大批球迷来到他的餐馆里相聚看球撸串,这赛季没了虹口主场比赛,他的门店自然就吸引了更多的球迷。
不过,慕名而来的球迷太多,对于时磊而言却是种幸福的烦恼。就拿上周来说,在距离比赛日还有两三天的时候,他店里的十几张桌子就被预订一空,好些赛前才光临的球迷只得白跑一趟,这让时磊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对于那些订到位的客人,时磊也给自己准备了功课,他会提前向每组客人确定好当晚前来就餐的人数,再依照不同的人数对店内的桌椅进行布置,这通常会花费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尽管时磊一共在店里安装了三台电视,但难免会有一些角落视野相对不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精心排列,所有的客人都能获得最好的观赛体验。
能这么设身处地地为大伙儿考量,正因为时磊也是位铁杆申花球迷。和很多普通球迷一样,以往的主场比赛他都会亲临现场为球队呐喊助威,将店铺暂时交由妻子打理,等赛后再火速赶回去接待刚看完比赛、等着吃宵夜的球迷朋友。这赛季的情况特殊,大家都只能守着电视为申花加油,时磊也便有了更多的时间留在店中,琢磨着怎么为球迷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看球氛围。
他首先做的,是为店里增添了些新装饰。虽说时磊的火锅店里老早就布满了申花元素,标语、围巾、足球、海报、队徽等一应俱全,但新的赛季总得有些新的花样,正好店内供应申花最新的联名啤酒,他便将客人留下的铝罐都收集起来,装点在店内各处。接下来,他还计划将墙上的球员海报更新换代,再将球迷照片墙加以改进。
时磊的另一项改变,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热烈地鼓动大家一道唱歌和欢呼了,只是偶尔起个头,带领大家唱两句看台歌曲活跃活跃气氛。在时磊看来,这个赛季,大家在看球时的心情和状态都不同于往年,或许是无法在主场肩并肩战斗的缘故,也或许是受疫情大环境的影响,球迷们似乎都不太习惯,心里总好像少了点什么。“前几个赛季我都会在店里带领大家一起唱歌,今年我更希望大家能以和朋友聚餐、聊天和看球为主,不太想打扰到他们。”时磊解释道。
话是这么说,但情到深处的时候,大伙儿依然热血沸腾,难以自持。首场对阵恒大当晚,六十多位申花球迷将时磊的火锅店挤得水泄不通,有几张四人桌甚至围坐了八个人。半年多没比赛看,大家都等着将憋了许久的一口气在这一天全部发泄出来。
“那天应该是因为太久没聚了,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感觉。”时磊记得很清楚,当晚有一桌球迷一口气喝掉了一百多瓶啤酒,那种兴奋劲儿谁见了都会被感染。少许有些遗憾的是,那场比赛输了,没能让是夜的狂欢尽兴。“本来球队来了那么多新人,大家都有些膨胀,但真输给恒大以后,大家倒也都挺理性的。”时磊笑道。
到了第二场与深圳的比赛,依然爆满的小店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当申花进球之后,大家的反应都很热烈,好多人一下子跳起来欢呼,还有的互相拥抱、敬酒。”庆祝动作似乎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这种为主队振臂欢呼的喜悦,正是足球最美妙的瞬间。只要心里有球队,在哪儿都像是身处看台。
“希望今年申花能进入联赛前四,如果拼不到冠军,起码要保住一个亚冠资格,给球迷一点盼头。”时磊挺乐观,他相信以球队这赛季的人员配置,进入前四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申花球迷平时目标可能不会这么高,但今年来了那么多球员,大家都挺期待的。不过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因为存在新老交替的问题。”当然,他最大的希望还是生活能尽快恢复如常,大伙儿早日回到虹口足球场的看台上,和申花一起并肩战斗。
杜有为——
经过漫长等待 相约包间看球
中超开赛那天,杜有为算了“一笔账”,当时距离他上一次看中超比赛已经过去了237天,而距离他上一次现场看球也已经相隔232天。这两百多个没有比赛的日夜,生活自然照过,但到底还是缺了点什么。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中国足协终于在7月初官宣中超开赛时间,球迷们的快乐回来了,大伙儿数着日子等待首战来临,一边还和三五好友盘算着如何看球。杜先生的动作很迅速,他一得知开赛时间便开始满上海寻找看球场所,最终定位到了杨浦区的一家饭店。正好,这家饭店的老板也是申花球迷,店里充满了申花元素,如此亲切的环境可以给到大家更好的看球氛围。由于店内包间一直比较紧俏,具体赛程又迟迟没有公布,杜先生便索性把7月25日和26日两天的包间都预订了,“没比赛的那天就举行家庭聚会好了。”他想。
和杜先生一样,大多以往习惯现场看球的球迷都更倾向于聚在饭店里一块儿迎接首战的到来。于是后来,有上百人加入了他的看球队列,除了原本的一个包间,饭店大堂也凑满了整整八桌球迷。
“太久没有看比赛了,大家都热情高涨,再加上这是与恒大的比赛,我们都把它当作是超级杯的预演。”杜先生回忆道,“本来俱乐部一顿神操作,大家都对这赛季的成绩非常期待,结果输了,当时整个饭店鸦雀无声。”在杜先生看来,这样的沉默也像是大家的一种自我检讨,毕竟球迷在主队输赢这件事上经常会相信玄学,“比如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出门前没洗头,所以比赛输了,或者因为自己跟谁在一起看球,所以比赛输了。”他笑道,“我们会从自身各方面找原因,这也算是一种赛后的乐趣。”
次战有幸参与现场连线参照东体直播布置房间
千呼万唤才出来的比赛,自然会受到比往常更多的关注。短短几天的时间,申花与恒大的首战在各个球迷群里被讨论了无数次,大家都拿着放大镜寻找蛛丝马迹,好像自己是主教练一样。杜先生没少参与讨论,但他还注意到了一些特别的画面,比赛中球门一侧大屏幕上恒大球迷的视频画面引起了他的兴趣。
其实早在5月初,申花举办队内蓝白争霸赛的时候,杜先生就产生了类似的想法。当时,球迷无法亲临康桥基地为球员呐喊加油,赛场变得异常安静,这让杜先生颇为感慨,他希望球迷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为球员们“云助威”。
与恒大一役场边连线球迷的大屏幕,让杜先生意识到自己两个多月前的设想在中超赛场变成了现实。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次轮对阵深圳当天,杜先生意外得到了参与“云助威”的报名机会,成为了幸运的二十分之一。巧合的是,那天刚好是他的生日。
赛前,杜先生和即将一起登上场边大屏幕的球迷朋友们在微信群里热烈地讨论着该如何给球员助威。由于现场的大屏幕上只会出现画面,没有声音,大伙儿原本想在开场时间通过20宫格拼出一个“申花是冠军”的图案鼓励球员,可惜这一想法受技术所限,未能实现。于是大家便设计了很多不同场合下的单人动作,例如在球员进场时高举围巾,在出现进球时亲吻队徽,在开罚角球时高举双手,等等。除此之外,杜先生还有些自己的小心思,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与直播连线,因此他特地参考了东体直播厅的背景布置,将镜头可见之处好好装饰了一番。
“虽然球员在现场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但我们还是一直在唱歌,做好球队的第12人。”杜先生还记得,当张璐在禁区内摔倒时,大家不断地比划着VAR的手势,希望能让裁判感受到压力,后来主裁果然在VAR的介入后判罚了对手犯规,这让申花队获得了一粒宝贵的点球。
“在特殊时期的‘云助威’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杜先生感慨道,那天晚上他还特地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拽到了屏幕前,“我家大宝在十个月时前往康桥看了球队训练,这次小宝也正好满十个月,虽然不能带他去现场看球,但好在能这样一起给球队加油。”
受空场比赛的影响,今年来到申花的大批新援无法在加盟首年体验到虹口“魔鬼主场”的震撼,这令杜先生替他们感到些许遗憾,“我相信随着技术不断地迭代更新,场边的大屏幕可以实现同步传声,用球迷的力量给场上队员更多的精神支持。我也希望球队今年最终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