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我在雷丁大学体验橄榄球文化 特色健身团队疫情后再启程
第A14版:校园体育 2020-08-17
从理论实践到受伤退出

我在雷丁大学体验橄榄球文化

金祺

雷丁大学橄榄球队

橄榄球是一项挺流行的运动,NFL在国内已经转播很多年,拥有不少观众,但因为场地、装备等原因,球迷亲身参与的机会并不多。在留学英国期间,记者有机会跟随校橄榄球队训练、比赛,体验了橄榄球的魅力。

文/金祺

加入雷丁大学橄榄球队

成为第一个“亚洲面孔”

作为一所英伦院校,雷丁大学具有优良的体育传统。刚入学时,校内橄榄球队的招新海报就贴满了整个校园。通过了解后得知雷丁大学是伦敦大学联盟的季后赛“常客”,实力强劲,于是通过加盟该队体验橄榄球文化。

进队伊始,首先需要学习理论。五套基本战术提纲挈领,50套具体战术面面俱到。一周头脑风暴后,新晋队员们已成为理论上的“巨人”,亟待实践的考验。

正式训练终于来到。初次与队员们相见,才知道橄榄球队此时才有了第一个来自亚洲的黄色面孔。所幸老队员十分照顾,不仅帮助新晋队员穿戴护甲,还向大家介绍各个教练的风格,让新晋队员得以快速适应球队。

训练·被撞出轻微脑震荡

有别于篮球场上的10人对抗,橄榄球队光是防守组、进攻组就分别有20余人。如果说篮球比赛像是一局“五子棋”,每个棋子都能左右胜负,比赛节奏也十分迅速。那美式橄榄球就更像一盘“围棋”,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棋子之间有一定的布局套路。

根据安排,我在防守组中司职线卫,即负责拦截,扑倒冲过第一道防线的“漏网之鱼”。在比赛中,发球指令一出,眼睛要追随球的方向,身体跑到相应防守区域。持球人靠近时,要快速计算出角度与路线,然后予以拦截。

基本技术要领传授过后,训练便着重于身体对抗。教练说:“在对抗的一刹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打了十年的篮球,身高1米9再加上坚持“撸铁”的我不以为然。哪知在首次对抗训练中,我就被对方一个2米左右,身材十分健硕的前锋撞倒了。那一瞬间,我的身体向后翻转了90度,脑袋重重地撞在地面上,这种级别的对抗颠覆了我的认知。经过检查,我因为轻微脑震荡要静养两周。

实战·首次上场就伤得不轻

重返训练场后,我开始注重对抗技巧的练习以及身体力量的提升。

此外,还结识了两位好友——David和Lious。David十分热情,经常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餐或是派对。我们无话不谈,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Lious四肢修长,但十分敢拼,每次扑倒都非常到位,我经常向他请教关于球技上的事。

训练是辛苦的、乏味的,我迫切地想用一场真正的比赛证明自己。终于,机会来了。本赛季首场比赛,教练决定派我替补出战。

当我踏入场内,站定防守位置,才发现双腿在不停地颤抖。对方进攻时,我未能作出已掌握的动作要领,被对方轻松顶翻。我飞出去二三米后倒在地面上,耳朵开始耳鸣,视线开始模糊,随即我被抬出场地并退出了比赛。队医做出的建议是:“静养直至背部及颈部疼痛感消失”。

三周过后,伤势并未好转,甚至连日常起居都受到影响。至此,我不得不遗憾地退出。

■后记

体验遗憾

时至今日,我时常问自己,退队的决定究竟是否正确,我在这次经历中收获了什么?

诚然,因为客观原因,我退出了。但我依然坚定相信,我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首先,带伤继续并不会发生什么可歌可泣的奇迹,反而会削弱团队的战斗力。其次,我对那样的伤痛有着清晰的认知,如果凭一时之勇,只能让伤势进一步恶化。

回顾在球队的点点滴滴,除了真正了解了一项体育运动、扩大了交际圈,我还收获了一种体验——体验遗憾。

遗憾是痛苦的。橄榄球让我亲身体验了自己从事这项运动的局限,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当然,更多是文化上的。遗憾也是美好的。橄榄球让我从不同角度认识了自身,它始终激励着我为今后人生的“更快、更高、更强”而努力。

结局也许并不圆满,但是,过程始终令人回味,毕竟,这是我大学生涯勇敢迈出的第一个脚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