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耿
梅西提出离开巴萨了,去了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希望离开巴萨。十分令人惋惜,他被认为将在诺坎普从一而终,就这样功亏一篑了。
2000年,梅西13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巴塞罗那俱乐部,迄今已有20年了,其中在一线队16年。
其实,仅凭“20”这个数字,还是能从不幸中寻到一丝慰藉的。掐指算来,在五大联赛范围内,为同一球队效力20年的“巨星”似乎只有三人:AC米兰传奇队长马尔蒂尼(24年)、罗马王子托蒂(24年)、曼联的“风之子”吉格斯(24年)。
除了上述三人,从一而终的球员中,能做到16年以上的,也是凤毛麟角:阿森纳的功勋队长托尼·亚当斯效力19个赛季;中场大师斯科尔斯20岁完成曼联一线队首秀,直到39岁退役,共为曼联征战19年。普约尔是巴萨铁血和忠诚的代名词,一共也才征战15个赛季。
倒是不谈感情、说走就走的很多:保罗·斯科尔斯、德尔·皮耶罗、卡西利亚斯、约翰·特里、杰拉德、哈维、劳尔等功勋球员,虽然是各自俱乐部的旗帜,但在职业生涯末期他们都选择离开了成名的球队。
造成球员很难从一而终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博斯曼法案”,该法案使足球转会市场的主角从俱乐部转移到了球员本身,使得合同到期的球员可以自由转会其他俱乐部,而其他俱乐部不用再给原东家缴纳高额的转会费。
当自由度提升时,对感情的纯度要求也就高了。一人一城、一生一队的美好童话需要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财务体系支撑,稍一动荡就会一拍两散。
梅西与巴萨可能会分手的原因,就杂糅着利益角力、意气用事、上层权谋、外部挖角等,规则内的甚至规则外的利己条款都被各自在心里研磨和盘算了多少遍了,唯独不会去想感情的事。
所以,如果坚持从感情维度去思考梅西与巴萨的关系,不妨换个角度,比如,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可以有三局两胜和最后一局定胜负两种裁判方式,若按前种方式,梅西虽然未必能从一而终,但对巴萨已经长情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