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中考体育科目逐步提高分值 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第A03版:聚焦 2020-09-23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中考体育科目逐步提高分值 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建设学校代表队,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加快体育高等院校建设。

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资格。整合学校比赛和U系列比赛,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教育、体育部门为在校学生的运动水平等级认证制定统一标准并共同评定。

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覆盖面,推进国家队、省队建设改革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衔接,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

要深化体校改革。推进各级各类体校改革,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体校教练员参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要规范社会体育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要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

要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制定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加大对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转播力度。

为抓好贯彻落实,《意见》强调,下一步将成立由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体育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压实地方责任,建立联合督导机制,加大政策贯彻执行力度。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

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作业减下来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强调,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在21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王登峰也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对这份文件进行了解读。

王登峰表示,要理解这份文件的核心内涵,就要弄清这份文件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份文件所指的融合,其实是广义体育与狭义体育的融合。

“我们讲到体育的时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指的是全体人民学习运动技能、经常性参加锻炼、参加或观看比赛,也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今天看,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狭义的体育则是竞技体育,更多是着眼于国际国内大赛,针对的主要是职业和专业运动员。”王登峰说。

在他看来,青少年体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学校体育。狭义的青少年体育,则是为培养竞技运动员所做的、围绕一部分青少年的、带有专业或强化性质的训练和比赛,面向的是少数人。王登峰认为,以前培养运动员是体育部门的事,而学校体育只剩下增强体质这个单一目标,没有形成学会、勤练、常赛的完整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估也不完善。

广义体育、广义青少年体育与狭义体育、狭义青少年体育的分离,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在过去30多年连续下滑的根本原因。同时,狭义的体育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后备人才大量萎缩,两边都遇到了问题。

“体教融合,就是要恢复广义的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应有的地位,学校体育要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四位一体’的目标,增强国民健康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竞技水平。”王登峰说。“这份新的文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广义的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让竞技体育形成良性循环,让两者融合起来。”

国家体育总局

青少司司长王立伟——

为体育教育打开新局面

王立伟说:“这份文件是新时代体育、教育领域一份具有新的特点的重大改革文件,是一份专门针对体教融合的政策文件。按照文件,要建立新的工作格局,由国务院领导召集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不只是体育、教育两家,有多个部门参与,专门研究解决体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和重大事项;要下决心解决一些过去在体育、教育部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例如赛事体系一体化设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教师和教练开展课外体育指导取薪、社会体育组织进校难等。”

王立伟表示:“赛事体系是龙头,赛事体系融合的关键是破除壁垒,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按需参加,不再出现参加一个体系的比赛就不被允许参加另一个体系的比赛这种情况。以后,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两部门将现有赛事进行整合,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两家共同完善评价奖励机制。”

《意见》中对于体育项目进入中考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纳入中考计分项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成为学生和家长群体关注的重点。

对此,王立伟表示:“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文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通过体育进中考、进高考,让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成为对孩子全面发展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而且对升学和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让家长和社会转变思想观念,真正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个观念的转变也会带动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体教融合政策对于现有的体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见》提出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鼓励体校教练员参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下一步,要推动形成学校、传统特色校、体校、高校运动队相互衔接、双向融通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机制,传统特色校、体校与高校运动队更多的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共同组成人才成长发展的顺畅通道。”王立伟说。

《意见》提出要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王立伟对此解读道:“多年来,体育、教育两家在创建、管理、师资、赛事等方面共同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对推动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起到很大作用。教育部门推动‘一校一品’创建体育特色校,着重围绕重点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传统特色校的融合改革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组织冬夏令营 加强学生军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

中考记分提高分值 高中纳入水平考试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建立足球、篮球、排球学院

在体育高等院校建立足球、篮球、排球学院,探索在专科、本科层次设置独立的足球、篮球、排球学院。

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

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由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配合,组别设置、组织实施、赛制安排等具体事宜由组委会研究确定。

将学生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

体育、教育部门推进国家队、省队建设改革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衔接,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队进入省队、国家队,由其代表国家承担相应国际比赛任务。

建立“一条龙”人才体系

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