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徐杨一凡
上周六,山东鲁能与北京国安的对决,是中超争冠组第二阶段首回合的一场焦点之战,单看2比2平的最终比分似乎并不令人意外,但关于比赛过程的争论却在赛后持续发酵,争议的源头是当值主裁沈寅豪的几次判罚。
鲁能连夜提出申诉
比赛下半场开局不到一分钟,国安外援巴坎布在卡达尔和王彤两名鲁能球员的夹击之下冲向球门区,王大雷出击铲球,巴坎布也随之倒地,沈寅豪没有犹豫,直接给了国安一粒点球,这使得一度2比0领先的鲁能有些乱了阵脚。从慢镜头来看,王大雷在解围时没有对巴坎布形成犯规动作,倒是之前卡达尔的动作存在阻挡犯规嫌疑,若要判处点球也说得通,只是在判罚尺度上有待商榷。
第69分钟,巴坎布将比分扳平,卡达尔向主裁示意对方在破门前有拉拽犯规动作,希望视频助理裁判能够介入,但沈寅豪对鲁能球员的申诉不予理会。此外,另有几次判罚令鲁能方面大为不悦,例如蒿俊闵一次干净的铲球被判犯规,这使得国安获得了一个位置极佳的任意球机会。
赛后,多名鲁能球员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太欺负人了。”王大雷写道。蒿俊闵评论道,“要这么玩的话,就不太好玩了。”金敬道则直接发问,“这是水平问题,还是素质问题?”与此同时,俱乐部方面已连夜准备材料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他们也成为了本赛季第七支因为裁判问题申诉的球队。
场上“讨说法”屡禁不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值裁判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是从球员面对判罚的反应来看,“隐患”同样不小。整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向双方球员出示了五张黄牌,国安的比埃拉一张,鲁能的费莱尼和金敬道、卡达尔还有黄聪各一张。虽然从黄牌数量上来讲并不算太多,但其中四张都跟球员不服判罚有关,尤其是作为现役国脚的金敬道吃到的那张黄牌,是在主裁判判罚之后冲上去“讨”到手的,着实让人看得有些无语。
除此之外,不管国安还是鲁能球员,比赛当中都因为质疑判罚“找”过裁判,上下半场的两次点球判罚之前,场边都有球员或者工作人员做出过电视屏幕的手势,提醒裁判到场边观看比赛视频回放,而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类似动作都是不被允许的。事实上,在比赛中挑战裁判的行为一直都是中超赛场上的一大痼疾,此前国足在上海集训期间,主教练李铁特意邀请裁判专家针对中超联赛第一阶段出现的判罚问题进行讲解,提醒队员吃透规则,避免无谓吃牌影响战斗力,只是要想从根本上走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误区,真正学会尊重裁判,显然还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联赛前足协提出的八项纪律中,特地强调了对裁判员的尊重,要求球员、教练员以及替补席官员必须服从场上裁判的判罚,以及人格,不得侵犯其人身以及自由裁量权。
然而赛季过半,足协未对任何相关言论进行处置或表明态度,唯有俱乐部和球员对裁判不依不饶的言语批判仍在继续。诸如国安上下就曾多次在遭受争议判罚后冷嘲热讽,董事长周金辉甚至在球队与华夏幸福赛后公开表示裁判的判罚缺乏公平和公正,“比赛可以输,但是绝不容忍黑暗的存在!”外援比埃拉更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直言中国裁判的水平是他见过最差的,并抨击有些队“始终是受益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