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申花能否杀出重围? 简说老马 2003年的马拉多纳 “狐狸”的欧洲之旅 加油加油
第A03版:专栏 2020-11-30

2003年的马拉多纳

刘耿

刘耿

2003年,马拉多纳43岁,距离死亡还有17年,这年,他展开人生中第二次中国之行,其中,上海是第二站,球王在上海停留了33个小时。当时,我是《东方体育日报》的记者,因此借着采访获得与球王“零距离” 接触的机会——“零距离”已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词了。

时间过去太久了,久到百度不出我写的关于此事的新闻了——当时中国搜索引擎的老大还是雅虎。但有三处记得非常清晰:

一是,球王坐在桌前、我躬下身与他合影时,自然地将左手搭在了他的肩上,一个严厉的女声从后背批评我:“球王的肩膀怎么能乱摸呢?”说这话的是一个温州商人的妹妹,担任老马中国行的陪同。我至今没搞清楚球王的肩膀不能碰是不是真正的习俗或者禁忌,但我觉得可能与“上帝之手”有关,就像沈腾小品中讲过的“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

二是,当年东体同事、资深阿迷、现任文汇报新媒体部主编杨健托我代问了一个问题:您的接班人是谁?老马在一片躁动中深思片刻,低声说“特维斯”。自从老马退役之后,媒体一直没有停止为他寻找接班人的行动,奥特加、萨维奥拉、达利桑德罗、艾马尔、特维斯、里克尔梅、梅西、阿奎罗等都曾粉墨登场。

三是,他很任性妄为,他此次中国行是与一个温州商人进行商业合作,他们推出一个品牌叫做“大姆”(DAM),即老马的全名Diego Armando Maradona的首字母缩写——这个商标取得不好,看不出与球王的关系,白瞎了球王的名气。可是,老马没表现出最基本的契约意识,不按行事历来,就连自己提出的活动也可能在下一秒被推翻,搞得合作方像无头的苍蝇,不停向相关方赔礼道歉,连哄带劝地引导球王走完了北京、上海、温州三站。

后来,我一直关注老马的新闻,他依旧是那种“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人生态度,其间,还病危过几次,每次医院门口都挤满了球迷,为他燃烛祈祷,球王睁眼了,开口说话了,要果汁喝了,能走路了,吵着要看动画片了……每一点新进展都被口口相传,传遍世界。人生活到这种地位,也很值了。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5日,球王在阿根廷东北部一个叫蒂格雷的小镇溘然长逝,他离去时,球迷还来不及反应,他家的围墙外只有棕榈树婆娑的叶响。金庸说的“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说的就是马拉多纳的活法和死法了。

中国球迷刷到这条噩耗时,正是北京时间26日凌晨刚过,微信朋友圈中立即出现整齐划一的悼念,彷佛刚刚入定的夜被集体打开的车灯照得亮如白昼,来为球王送行。我躺在床上的思维立即飞向2003年,在心里问: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生命还剩下17年,你愿怎样折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