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徐汇打造新时代体育典范城区
第A09版:徐汇体育 2020-12-30
奏响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激荡人心的“三重奏”

徐汇打造新时代体育典范城区

丁荣/李一平

徐汇区与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五届亲子趣味迷你马拉松

今天下午,参与市民超过20万人次的2020年徐汇市民体育节将在田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画上圆满的句号。日前,徐汇体育产业联盟研讨会在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举办,文化、科技、体育跨界融合,在今年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徐汇代表团夺得团体总分、奖牌数“双第一”……在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的2020年岁末,徐汇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奏响了激荡人心的“三重奏”,正在描绘新时代徐汇体育发展的新蓝图。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李一平

体育设施多样 群众赛事丰富

全民健身承载“健康徐汇”

12月7日,市委书记李强来到位于徐汇区的康健社区体育公园调研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的实现路径。要把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就近就便,进一步加大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设置一批布局科学、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嵌入式社区健身场所,更好激发广大市民群众的健身动力和参与热情,更好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徐汇区始终坚持扩大区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当前徐汇区体育场地总面积113.83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5.7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0.99平方米增加到了1.04平方米,目前位列中心城区第二。2020年全年,徐汇区体育局依托建设管理委与相关街镇,超额完成市政府体育实事工程项目:共新建改建三条市民健身步道、五片多功能运动场、10个益智健身苑点的市政府实事工程任务;同时配合卫健委做好七个智慧健康驿站的布点。此外,还在中国贝岭电子公司、华泾公园等地新建足球场五片。徐汇区体育局通过增加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为市民在家门口参与健身创造条件。

在徐汇区这片体育的热土上,热情、活力无处不在。2020年徐汇市民体育节以“汇运动,AI生活”为主题,凸显“科技+体育”运用,先后开展了广播操、健步走、跳绳等线上趣味健身活动,搭建交流、展示、互动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打造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类型丰富的市民体育节特色。据统计,2020年徐汇市民体育节举办赛事活动达200余场,涵盖40多个运动项目,受益市民超过20万人次。作为今年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的区级品牌赛事,徐汇市民体育节获评了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最佳组织奖、最佳赛区奖、最佳品牌奖等荣誉。徐汇区体育局带动全民健身各类赛事活动贯穿全年,营造“人人要健身、身边能健身、科学来健身”的浓厚氛围,为打造“健康徐汇”贡献力量。

市民体育工程、全民健身赛事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在徐汇,通过精彩纷呈的多样丰富的体育设施、喜闻乐见的公益课程、体育赛事互动,全民健身正承载起“健康徐汇”。在“十四五”期间,徐汇将建成多个都市运动中心,打造家门口的市民健身圈,为生活、居住、工作在徐汇的市民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发挥一流资源配置能力

体育产业彰显“气场徐汇”

上海正全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体育产业更是其中一张闪亮的名片。今年徐汇区启动了“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2020徐汇战略”,与久事集团、上海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徐汇区将着力打造以徐家汇体育公园为核心的区企合作典范的体育综合服务体,以及区校合作出成果的国际体育商学院,进一步培养、汇聚体育产业人才。

作为全国首批,也是上海首家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徐汇区发布了《徐汇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围绕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培育体育产业特色品牌、增强体育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体育产业智慧高地、优化企业发展营商环境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徐汇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徐汇区发布了徐家汇体育产业地图一期,通过完善空间规划,构筑“一核五区”空间布局。

徐汇区今年率先发起成立了徐汇区体育产业联盟,提出“开放办体育、共享谋发展”的理念,包括阿迪达斯、露露乐蒙、哥伦比亚、久事体育等12家徐汇区优秀体育企业成为创始成员单位。产业联盟成立之后,为徐汇区汇聚了一批业内龙头企业,其中每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三体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具有AI科技特点的企业在今年10月更是获评了2020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基地。

2020年,徐汇区申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功,成为全国40个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为了进一步加速体育产业发展,徐汇区发布《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经评审对九个体育项目进行专项扶持,拨付扶持资金共198万元。寒冬来临,最可贵的莫过于雪中送炭者了,对于首批获得徐汇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的九家企业来说,徐汇区体育局就是这样一位“送炭者”。“我们是自筹资金、商业化运作为主的赛事公司,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不少主要的业务缩减或停办,而这笔扶持资金真的是雪中送炭。”九家企业中的上海巍美(IMG)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赛事总监徐涛表示,扶持资金让他们更有信心,在疫情影响过去后将世界高尔夫球锦标赛-汇丰冠军赛办得更好。据悉,明年徐汇区将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企业的扶持力度,除资金扶持外,将扩大扶持业务范围。此举也将吸引更多优质体育企业入驻徐汇,已有多家体育企业希望能够加入徐汇区体育产业联盟,由此联盟正在不断壮大。

今年,徐汇区以园区、功能区为载体,成功打造了“活力漕河泾”体育文化节、商会羽毛球赛、白领午间一小时、企业精英跑等品牌活动。通过创建联盟、举办营商环境赛事,面积不大的徐汇区以一流的资源配置能力,犹如“老大哥”般“拧线成绳”,汇聚了众多头部体育企业,通过搭建体育产业平台,让企业互惠共利,彰显“气场徐汇”。徐汇区体育局局长张缨表示:“现在我们有十二个创始成员单位,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体育企业加入到徐汇体育产业联盟的大家庭里来,一同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

在上海这座新时代的“人民城市”,体育既是城市璀璨的活力之光,也是人民宝贵的幸福之源。积极拓展体育面积、引导市民科学健身,打好群众体育的基础;创新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途径,攀登崭新高峰;整合资源,聚集企业优势,合力搭建体育产业平台……徐汇正在稳扎基础的同时挖掘自身潜力,在追求卓越中不断描绘体育典范城区的新篇章!

斩获团体总分、奖牌数“双第一”

竞技体育书写“先锋徐汇”

说起姚明、吴敏霞、诸韵颖、钱震华、高磊和陈芋汐等响当当的名字,大多数体育迷的第一反应:上海体育运动员。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从徐汇区出发,曾经或依旧活跃在世界体坛。永不言败、奋勇争先的冠军故事既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好的课本,也是激励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明灯,这种体育精神,也正是徐汇体育人追求卓越、务实勤勉的最佳写照。

作为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徐汇区已持续多年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徐汇代表团在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中夺得青少年组团体奖牌榜第二的成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五子棋运动员朱建锋获2018年度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在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徐汇代表团的团体总分、奖牌数位列全市双第一,其中篮球、网球、游泳、赛艇、五子棋、象棋、国际跳棋、桥牌八个项目位列单项奖牌榜第一。徐汇区水上运动学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游泳高级教练凌继东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精英教练员”称号,同时被评为精英赛最佳教练员奖。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赛艇高级教练钱英豪入选“2020年徐汇工匠提名奖”。

今年,上海市体育局评选了首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其中由徐汇区推荐的三家单位获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精英基地”称号,一家单位获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称号。下一步,徐汇区体育局将推出区级扶持政策,形成“市区联动”,进一步促进社会培养基地发展。

今年徐汇区在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加强体育文化推广的基础上,继续打造青少年精品赛事:第三届徐汇区青少年业余游泳比赛虽然只有665名选手参赛,却获得了23万人次的图文直播点击量;品牌赛事2020阿迪达斯上海少儿迷你马拉松暨徐汇区第五届亲子趣味迷你马拉松活动继续举办,300组家庭、600余人参赛的同时,图片点击量则是突破77万人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明年是奥运年,从徐汇走出的高磊、陈芋汐、罗帅等优秀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作为“冠军摇篮”的徐汇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准备,围绕着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体系,向新的高度再次发起攀登,用成绩书写“卓越徐汇”的冠军故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