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品牌签署使用承诺书
七天冷静期
助推服务规范
■编者按:上海体育已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面进入复苏阶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上海体育正用一波又一波的创新举措,跑出“加速度”,为申城市民带来更多体育新体验、新服务。《东方体育日报》每周将推出上海体育“新闻眼”栏目,通过解读、分析、评论、综述为读者“换一种方式”看上海体育:我是你的眼,带你领略上海体育的精彩无限。
办卡时一切好说,到了退卡时却难上加难。针对多年来健身卡“退卡难”的问题,12月28日,全国首个由行业部门、行业协会联合市场监管、消保委制定的《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在沪发布,首批15个本市主要健身品牌400余家门店率先承诺履行和使用《会员服务合同》。其中,此前饱受热议的“健身会员卡办卡七天冷静期”作为重点条款被列入《会员服务合同》。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消费者有机会“冷静”
明年1月1日起,新版《会员服务合同》将在全市开始进行推广使用,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之前网上热议的“七天冷静期”。
据了解,在新版《会员服务合同》中的退费条款中,就新加入了“七天冷静期”的内容。根据《会员服务合同》规定,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次日起的七日内,在未开卡使用会员服务的情况下,都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法规处)处长余诗平介绍,这一条款是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和消费者反馈后制定的,七天的时间也是参考其他行业综合考量来设定的。
目前,首批15个本市主要健身品牌400余家门店率先承诺履行和使用《会员服务合同》。这意味着消费者在前往这些健身品牌办卡时,就可以享受到和天猫、京东类似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当然,除了首批签约的品牌外,如果其他健身场馆同样选择使用《会员服务合同》,市民也可以享受“七天冷静期”。
规范合同内容平衡风险
除了“七天冷静期”外,《会员服务合同》还对以往一些被忽略的情况进行了规定。例如场馆方违约、停业时应无条件终止合同,在搬迁、装修、外力导致的暂停营业情况下,应提出补偿方案,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也应当给与解约。而消费者因重大疾病,或是特殊情境下无法继续健身的,也可申请解除合约。除了特殊情况外,《会员服务合同》还提供了市民违约的权利:当消费者因个人原因申请解除合同时,在承担违约责任的基础上,场馆方应当给与解除合同。
针对《会员服务合同》,星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卫星介绍,此前市场上健身卡办理时使用的合同较为简单和粗糙,对许多情形未明确做出约束,导致了许多纠纷发生。而《会员服务合同》则包含了大多数可能发生的情况。“健身服务合同属于延续性合同,适用的时效期较长,不确定因素也会相对多一些。”同时,由于消费者进行了较高金额的预付费,在后期合同的履行上会处于比较弱势的情况。在卫星看来,《会员服务合同》中增设的不少条款,就是为了平衡合同双方,降低市民办理健身卡的风险。
助推健身行业服务规范
作为首批率先承诺履行和使用《会员服务合同》的15个健身品牌之一,在中田健身创始人朱兴亮看来,使用《会员服务合同》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健身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与其在退不退费上和客人发生纠纷,不如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服务工作,来减少顾客的退费率。”作为一名业者,朱兴亮认为,在《会员服务合同》逐渐普及推广的基础上,也许会给行业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在规范了退费的问题后,更多的健身房应该会把宣传推广的资金,更多地转移到自身的服务上来。”
《会员服务合同》的推出,也为健身行业未来的发展照亮了一个新的方向。据悉,在前期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少健身企业都积极相应参与,体现出了大家都希望健身行业能更加健康地发展。市健身健美协会秘书长孙崇透露,下一步,行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推广《会员服务合同》,让更多市民安心放心地享受健身乐趣。
首批15家使用《会员服务合同》名单:
一兆韦德健身、威尔仕健身、中田健身、美格菲健身、贝菲特健身、星之健身、怡健身、美再晨健身、健身者联盟、康美健身、韦格健身、百迪威健身、铂镘龙健身、魔兔健身、咻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