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昨天看到一条消息:“实测有效!以色列靠疫苗遏制了疫情”。
文中说,在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后,以色列的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成为海外首个成功通过疫苗遏制疫情的国家。
这篇文章提到的数据有说服力:据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2019世界排名第230名)研究团队的数据,和1月中旬的峰值相比,以色列60岁以上老年人的日新感染率大幅下降了46%,60岁以下的人感染率下降了18%。而目前,以色列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了57%,为全球最高。
目前,在全球已经或正在寻求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有美国的辉瑞、莫德纳、强生、英国的阿斯利康、俄罗斯的卫星5号、中国的国药、科兴等共11种,其中许多疫苗已经开始装机飞往各地供急需的人们接种,以色列的例子就是典范。
我周围一些朋友的单位也已经要求员工自愿接种。说明中国在这方面也已经开始广泛的接种工作。对于无所不入的新冠肺炎病毒,单纯靠堵是堵不住的,还是需要全民免疫,就像我们过去一直靠接种疫苗才抵御住多种传染性疾病一样。对于新冠肺炎,要彻底战胜它,只有如此。
疫苗作用到底如何?中国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说了这么一件事:华为在墨西哥办事处共有99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大房间里工作,其中81人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18人未接种。爆发疫情后,办公室有10人感染,均来自没有接种的18人中。
接种疫苗有没有可能造成严重后遗症?刘敬桢说,截至去年11月,已经有数十万人紧急接种,没人一例严重不良反应,接种离境人数达5.6万人,目前无一人感染。
不知道我们的接种计划如何,但是我认为中超作为一个受公众关注的人群,应该成为比较早接种的一部分。
现在中超联赛,赛会制,集中居住与外界隔绝,形成一个真空的世界。但是,百密总有一疏,谁也不能保证如此严防死守,便能平安无事。因此,与其消极防守,不如积极应对。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因感染而造成职业联赛中断甚至停止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也不要战战兢兢如走钢丝,把比赛的竞争性和精彩性缩小到最低,只以安全完赛为最终目地。
作为一个中国体育中最受关注的项目,如何使得自己不受干扰地运行,也显示对国产疫苗的信任,同时塑造自己公共形象,何乐不为?请足协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