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
朋友圈不少人大年初七就喊“开工大吉”,那么早开工就“大吉”?长期的节庆习惯告诉人们:只有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的一年才算开始。
磨刀不误砍柴工,追个剧,追郭麒麟的《赘婿》。
赘婿,用通俗话讲,就是“倒插门”女婿。以世俗眼光来看,倒插门女婿在丈母娘、老丈人眼里的地位不高,生了孩子要跟娘家姓。而《赘婿》这部电视剧不知是巧合,还是为了植入广告?所写的女儿“苏家”和女婿“宁家”,套在一起就是“苏宁”,戏中街头巷尾摆的地摊都写着“苏宁易购”。这自然而然就引导观众向2020中超新科冠军江苏苏宁身上联想,难道冠军也是赘婿?
有可能!球员在俱乐部眼里像个赘婿,说拖欠你工资就拖欠工资。俱乐部在足协眼里也像赘婿,说让你改成“中性名称”就得中性名称。
从这几天的媒体报道就能看出,时不时上热搜的不是《江苏苏宁“0”费用转让球队》,就是《天津解散几乎成定局》。到今天为止,距离中国足协要求的递交材料,完成俱乐部注册准入的2月28日最后期限没两天了。如果到了下周江苏苏宁因转让出售失败,天津泰达也不玩了,加上中甲俱乐部的淄博蹴鞠,泰州远大也有报道说要解散,这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打击很是悲催。
曾经看过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的一个讲话,大意是:我们中超俱乐部的平均投入是日本J联赛的3倍多,是韩国K联赛的10倍。中超俱乐部的一线球员工资薪酬,是日本J联赛的5.8倍,是韩国K联赛的11.67倍。
目瞪口呆!这投入产出也太离谱了,如此伪“职业联赛”谁还玩得动?再加上中国足协一纸“中性名称”的一刀切政策,直接精准打击了俱乐部的大东家金主。您以为中性俱乐部名称就能玩个“多家股东”投入,玩个“众筹”,玩个“球迷会费”就可以解决职业俱乐部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哼,10年之内还是痴心妄想。
咋感觉是中国足球倒退了10年啊?球员像个赘婿,投资人也像个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