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的是,此刻,天津足球正在走向消亡。
如果把2011年天津泰达夺得足协杯冠军视为天津足球职业化以来的巅峰,那么在随后的10年间,天津足球就像是被“诅咒”了一样,一步步走向荒芜。
从2016年老牌球队天津火车头解散,到2017年天津汇森女足“突然死亡”,再到2020年天津天海“油尽灯枯”,短短五年间,天津已经失去了三支职业球队。如今,刚刚改名为“天津津门虎”的天津职业足球的独苗也进入了解散倒计时……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亦农
1 推翻民园与废弃泰达球场
无处安放的足球之魂
一座有着辉煌历史和底蕴的足球重镇,正在濒临崩塌,如果要回溯这段足球消亡史,还得从两座球场的命运说起。
2012年,也就是泰达队夺得足协杯冠军后的转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民园体育场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拆除重建,被改造成了市民文化休闲广场。甲A时期,民园球场一直是天津队的主场,尽管当初围绕民园球场改造有过不少争议,但最终这座天津球迷心目中的“圣殿”还是被拆了,只有矗立在体育场外的足球雕塑告诉来往的年轻人,这里曾经“烽烟四起”“鼓角争鸣”。
2015年,耗资5.3亿元建成的泰达足球场在一场爆炸事故中严重受损,随后被彻底停用。这里曾举办过中超元年的开幕式,也是泰达队引以为傲的豪华主场,毕竟在当时,国内很少有球队能够享用专业球场。
如今,民园体育场里很难再找到当年火热的足球氛围,夏天,那里是热闹的酒吧和消暑纳凉的市民;冬天,这里又成了孩子们嬉戏的人造雪场,但相比泰达足球场的一片死寂,总还是要好一些的。如今,六年过去了,修复泰达足球场的计划终于获得了通过,首批财政资金也已经到位,但仍然没有破土开工的迹象。只是因为最近球场布满灰尘的玻璃上多出了许多怀念泰达队的留言,而再次被人谈论起来。
2 火车头和女足无人问津
体制优势被资本蚕食
时间走到2016年的冬天,拥有66年历史的天津火车头足球队宣布退出中乙,这支以天津为家的老牌球队,终于支撑不住了。
火车头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火车头体协足球队,这里曾经培养出了许多国脚,李玮锋、李毅、杨君、曲波、杨程、关震……也正因为如此,火车头俱乐部被称为“中国的阿贾克斯”。当年,俱乐部负责人席绍忠能量很大,据说可以在铁路内部解决球员的就业问题,甚至还能分房。1998年,火车头将一线队转让给深圳平安,收益900万元;1999年,卖掉曲波、杨君、白毅、彭鹏和曹春鹏,赚回了430万元。靠着买卖球员,火车头的日子过得很舒坦,全国几大俱乐部曾经争先恐后到天津“抢人”。
不过,一切辉煌都随着2013年3月铁道部被撤销而烟消云散,没有了“铁老大”的体制优势,火车头俱乐部就失去了招揽球员的法宝;没有球员,也就再无卖得上价钱的新星。2010年,在火车头卖掉最后一批好苗子冯仁亮、宋博轩、王冠伊给上海申花之后,俱乐部的生存环境就每况愈下,甚至开始借钱谋生。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见证了俱乐部荣辱兴衰的总经理席绍忠去世,加速了这支老牌球队的死亡。2016年,球队赞助商圆方铝材资金链断裂,这台老旧的火车头终于停靠在了半路。
一年后的冬天,同样的噩运降临在了天津女足的身上。2017年12月23日,由于没有达到2018赛季女超联赛的准入标准,天津汇森女足俱乐部宣布退出。作为国内女足劲旅,天津女足自1999年成立后来,为天津赢得了六个冠军、14个亚军和九个季军。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球队解散当年,姑娘们刚刚在天津家门口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拿到亚军。队内国脚韩鹏听到解散的消息后,流着眼泪说:“我们拿了全运会第二名,那么好的成绩都活不下去,这会让很多踢球的女孩子看不到希望。”
为了把队伍搞好,天津女足掌门人王家春不是没想过办法,他曾经联络了九家企业,组成“九方经济联合体”共同出资支持女足,每年投入差不多在200万到250万元,但2015年之后,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球员待遇的增长,球队一年要面临三四千万的投入,确实让九方经济联合体感到力不从心了,没有投资,俱乐部勉强运行着,其实就是为了踢完全运会。果然,全运会一结束,天津女足就毫不迟疑地宣布解散。当时,如日中天的权健集团想要收购天津女足,但俱乐部开出的2亿元的价格,让权健望而却步,从而转头收购了大连女足。
3 天海的“账”迟早要还的
德比盛况如昙花一现
天津女足的退出,并没有给天津足球敲响警钟,当地媒体“一带而过”,似乎没人对这支队伍的消失感到过难受。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天津权健所带来的狂欢之中。
从2016年天津权健征战中甲开始,这支队伍就自带土豪特质,不惜重金引进大牌球员、大牌教练,让过惯了平民生活的天津球迷格外兴奋。2017赛季,天津权健以中甲冠军身份升入中超,当年就拿到了亚冠资格。帕托、维特塞尔等大牌球员的加盟,更是给天津足球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水滴”和“海体”上演的两回合“天津德比”,突然给了球迷一种“天津足球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美丽假象。
然而,属于天津足球的“盛世”犹如昙花一现,2019年,权健老板束昱辉锒铛入狱,球队在被托管后,更名天津天海。虽然在那个赛季顽强地保级成功,但最终还是难逃一劫。俱乐部由于失去了投资方的输血,就像被断了奶的孩子,再也无力维持运转。他们曾经希望“零元转让”以求生存,虽然万通集团、合力万盛等企业曾有意收购,但几经周折还是因为在责权利方面存在分歧,最终转让失败。5月12日,走投无路的天津天海无奈宣布解散,如同流星一样,转瞬即逝。
束昱辉入狱对球队而言,是迟早要还的账,也是导致俱乐部解散的直接原因,但如今细细品来,这一次的突然“死亡”,这种飞逝即去的辉煌,更像是“饮鸩止渴”。
4 津门虎的“慢性自杀”
危机早已埋下,泰达如今只想止损
相反,天津津门虎走到今天,很多圈内人则认为,是一场慢性自杀。关于津门虎,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张义锋和李广益,分别在该俱乐部总经理的位置上坐了八年,两人加在一起总共执掌泰达16个年头,这在泰达俱乐部23年的历史中,占了不止半壁江山。也正是这两人,清晰地划分了泰达的盛与衰,甚至改变了津门虎俱乐部的气质与外在形象。
通常情况下,一个俱乐部总经理的气质、修养以及人品,决定了这个单位的气质与形象。在津门虎历任总经理中,足球“门外汉”占了大多数,只有张义锋在上任前,做过与体育相关的产业,懂得一些足球里面的门道。在当年的甲A江湖中,津门虎俱乐部因为张义锋的存在,是极具人脉的,那个时候,时任集团董事长刘惠文对足球也非常肯花钱,所以,泰达队在张义锋执掌的八年中,一直过着衣食无忧、平安太平的生活,成绩也稳中有升,队伍深得天津球迷的喜爱。
也许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津门虎足协杯夺冠、征战亚冠的那几年,可全都发生在李广益在任时期,但事实上,那时候的津门虎是在靠老本打天下。换句话说,经历了几年的积累沉淀,到了津门虎该出成绩的时候,李广益幸运地坐在了那个位置。李广益真正带给津门虎的,是青训断档以及俱乐部管理上的混乱。
津门虎在足协杯夺冠后,开始走下坡路,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保级而战,球迷对俱乐部的“不思进取”也是恨之入骨,但又没法改变,因为俱乐部的财力已经濒临枯竭。然而,即便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津门虎俱乐部的很多钱还没有花在刀刃上,细数下来,那几年仅是在外援、外教解约上支付的赔偿金就不计其数。更不要提,在内外援引进上,俱乐部内部还暗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情。慢慢的,年年亏损的泰达俱乐部已经成为泰达控股眼中的一个累赘,每年都要从其它子公司强行割下一块肉来填饱俱乐部的亏空,来养活这支球队,据不完全统计,光近几年,不算各种营收和赞助,泰达总共在这支球队身上净投入达到40多亿人民币,而这支球队却不太争气,没有拿出相对应的成绩。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员工对自家球队也是怨声载道,恨不得一甩了之。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性名政策实施后,泰达控股压根就不想拯救津门虎了,因为从这支队伍身上连最起码的亏本赚吆喝都做不到了。多年累积下来的慢性病,最终导致泰达队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也不想再救。
5 关于“排球之城”
摒弃伪职业足球要降温
如今,天津津门虎的解散,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对外官宣。泰达解散后,国内男女三级职业联赛中,偌大的直辖市只剩下一支叫做“天津圣德女足”的女甲队伍了。与此同时,在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五年之内,借助天津女排勇夺第十三座联赛冠军奖杯之势,将天津打造成“排球之城”,不仅要捍卫天津女排在国内联赛的霸主地位,还要大力发展男排和沙滩排球,让天津排球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从这当中,也不难窥见天津足球所遭遇的冷落。
天津足球的消亡,还连带着影响到了天津足球的青训。有位青训教练曾惋惜地表示:“天津从2005年龄段这批队员开始,刚有所起色,现在就要面临着如此大的变故,津门虎一解散,按照天津人家庭的思维习惯,这批孩子很可能不会到外地去踢球,这样一来,再继续走职业足球这条道路的希望就不大了。”
天津足球这10年,经历过繁华,也忍受过落寞,但谁也没有料到,会有危在旦夕的这一天。而这次即将发生的“地震”究竟会给天津足球带来多大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和逐渐消化。天津这座城市,曾培养过太多优秀的足球人才,天津球迷的认知和眼光,不输给任何一座城市。所以,就像评论员颜强所说的,“天津不可能就此放弃足球,天津放弃的,是毫无可持续发展性,是让天津球迷痛苦不堪多年的伪职业足球。”
但愿,一切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