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本该是中国足协公布三级联赛准入名单的日子。正当所有人不停刷新着足协官网时,却有消息传出,足协推迟了准入名单的公布时间,原因是几支中甲球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淄博蹴鞠解雇教练和球员
■呼和浩特中优遭始乱终弃
■北体大逼迫球员重签合同
■泰州远大老板“拉黑”球员
录音曝光 北体大不重签合同不给报名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龚哲汇
“北体大俱乐部再也不能搞金元足球了!”这是3月17日,北体大常务副总经理石雪清在内部会议上的开场白,或许这位先后就职于大连万达、重庆力帆的“中国足坛老江湖”没有想到,有与会人士偷偷录音,并注册了个小号将其传到了互联网上。
2分36秒的录音中,石雪清转达了北体大校方的决定,要求一线队所有球员必须重新签订合同,有的还需要签订补充合同。他反复强调北体大要做限薪、降薪的带头人,成为运营成本最少的俱乐部,并引用了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的经典语录,“必须挤掉泡沫,做足球改革中的一股清流。”而上传录音的博主“北体大小石”还补充道,“在之后与球员单独谈话中表示,用的就是黑社会方式,不接受就不报名不给参加联赛,不怕球员仲裁,要仲裁就去。”
听似振聋发聩的演讲立刻引起了中国足坛的质疑:北体大通过重签合同的方式限薪显然是无视相关规则和法律的。另外据了解,北体大的整体薪资本身就不高,如此一来更是让球员们有苦难言。
石雪清曾对球员劳动合同有过评论,他提出球员应该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包括跟俱乐部的工作合同、商务协议,“必须要找律师落笔,然后签字,因为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如今他采取这般降薪方式,颇有些立场反转的味道。
2020赛季,征战中甲的北体大第一阶段主打年轻阵容,最终取得了第九名的成绩并成功保级。就当大家处于放假阶段时,球队迎来了新的变数:有国内媒体称,合力万盛所主导的管理团队已经进驻北京北体大俱乐部。去年,合力万盛收购天海失败,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在了北体大身上,不过合力万盛只掌握了俱乐部的经营权,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股权收购。从“天眼查”提供的信息来看,合力万盛只是俱乐部的“合作方”而不是股东。不仅是天海,此前延边富德的转让也是合力万盛操办,但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最终延边落得个破产的下场。
另外,北体大之前欠薪的案件也没有下文。在本报微博曝光后,原申花球员吕征发表评论,称自己依然处于欠薪状态。2021年年初,吕征就晒出了自己的工资补充协议,控诉北体大俱乐部仍有80万元未支付,“白纸黑字,盖着公章,却张口否认真实性?”
突然退出 内蒙古中优老板带公章跑路
就在录音曝出的前一天,内蒙古中优队员牟善韬发文直指北体大领导,称其被欠薪八个月。“堂堂北京体育大学的领导都这么XX吗?你们之前的承诺呢?北体大书记和副校长过来看我们队员,欠薪的时候副校长张健给我们开会说北体大不会欠队员钱的承诺呢?”
2019年,已经收购河北精英的北体大,又入股了遭遇欠薪问题的内蒙古中优,北体大下属单位北体产业管理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进入中优俱乐部管理层,总经理由王伟担任,副总经理由刘哲担任。不过据牟善韬透露,“俱乐部老总刘 已经从俱乐部消失了,打电话不接,人间蒸发了吗?连俱乐部公章都拿走了。”
此前,据内蒙古中优多位球员在微博上发文,表示俱乐部已经欠薪八个月。2月18日晚,球员接到俱乐部通知:有合同在身的14名球员于2月20日晚10点回呼和浩特市基地集中开始冬训,自行购票返回,球员都以为球队有了转机,自行购买最近航班的高价机票按时归队。归队后,球员们先是接到通知20日21日两天球队没有餐食,得自行解决,而后又要求自行去往医院做核酸检测,这让球员们感到心凉。球员自掏腰包按要求归队训练,就是抱着对俱乐部领导的再一次信任,对球队生存下去的渴望的再一次妥协,可换来的还是一场空。
更让球员不能接受的是,9月份才接手球队的韩国教练团队,三个月拿走了600万人民币的薪水。据了解,这笔费用直接由总局出资,但国内教练员、球员、工作人员辛苦一年的薪水却解决不了。俱乐部球员也被内蒙古方面要求限期搬离训练基地。
据悉,此次三级联赛准入名单公布延迟原因,就是已经获得准入资格的中甲内蒙古中优突然宣布退出,这个决定打了足协一个措手不及。内蒙古中优退出之后,整个中甲拟定好的赛程甚至分区,都需要变动,连带中乙也需要变动。而且递补的球队是不是符合资格,需要足协核实。总之,足协没有办法一下子处理这么多的情况,只能延期公布。
又是欠薪,又是解散,已经确认好的准入名单却又临时变卦,足协之前的审核究竟做了些什么工作,实在令人感到困惑。内蒙古中优的退出,在足协眼里可以是“突发情况”,但对于其他俱乐部和球迷而言,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只会留给外界一个“草台班子”的形象。
用完即弃 淄博蹴鞠解雇签字球员教练
就在昨天下午,又有消息传出在2月最后一天压哨签字,获得中甲准入资格的淄博蹴鞠,被新投资方四川华昆“空手套白狼”——包括球员、教练组及其他所有原俱乐部工作人员被辞退!有球员在接受采访时很无奈:“我们都被耍了,现在这样比当时直接解散更惨!”
此前遭遇欠薪的淄博在2月28日得到了来自四川华昆能源的注资,按照当时的协议,欠薪将会在4月17日之间补齐。正是因为有了当地官方担保的这份协议的存在,被欠薪的球员才在“工资奖金确认表”上压哨完成签字,濒临解散的淄博蹴鞠就此起死回生。
不过截至目前,淄博的球员没有拿到任何薪水,反倒是俱乐部所有人员接到了被辞退的电话。并且有消息称,上赛季征战中冠、冲乙成功的四川华昆俱乐部的球员,将会借淄博蹴鞠的壳来个乾坤大挪移,直接征战中甲。
对此四川华昆方面解释称,球队会签很多中超级别的球员,比原来的球员水平更高,这对投资方来说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于合同在身的球员,俱乐部愿意和他们协商,会开自由身证明,也会补发欠薪。对于找不到球队的球员,会进行协商,解约、赔偿都可以谈。“对于实在找不到球队,也不愿意解约的也欢迎和我们谈留队的事宜,但薪资要符合市场标准。”
四川华昆的这波操作可以说是完美利用了规则:投资方先是答应球员会补偿欠薪,让球员在“工资确认表”上签字完成准入,随后利用中甲中乙内援无名额限制的新规,解约原淄博球员,并将华西队的所有球员签入淄博,此外球队还能每年从淄博当地政府获得2000万的投入,几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上周五,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白问》节目的采访时,他提到要给中国球员更多的比赛机会,吸引球员到场上来,然而如今又有淄博球员和一批不愿重签合同的球员面临失业危机;陈戌源还提到“欠薪到哪边都没道理”,倘若视而不见这些欠薪丑闻,那真是应了球迷的吐槽:“问了白问,说了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