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举行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本报记者 丁荣
聚焦体教融合、公共服务、后备人才、青少年赛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已然奏响了新征程的号角。3月23日,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上海棋院举行,来自上海市体育局青少(科教)处,青训中心、竞体中心、体科所,市级体校、各区体育局等约60名青少年体育工作者参加会议。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宋慧围绕“新机遇、新挑战、新融合、新体系、新征程、新台阶”六个方面,从“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新使命、新要求与大家深入交流。她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以新思维、新智慧来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配置更多场地资源,打造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营造青少年体育文化氛围,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构建学校办训、体校办训、社会办训三种模式协同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着力推进区级体校改革工作,通过打造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进一步拓展体校功能。
会上,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科教处)负责人总结了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并部署2021年工作要点。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在体教融合工作方面,上海市体育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与市教委沟通合作,制定出台上海新一轮体教融合文件。进一步提升上海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
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上海市体育局将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积极拓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着力规范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逐步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达到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的目的。积极开展以公益价格、专业师资、科学测评为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社区青少年体育配送等体育技能培训活动,拓展覆盖面,推广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切实增强体质健康。针对“小眼镜”“小胖墩”以及脊柱侧弯等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着力打造青少年减重、户外运动项目等主题冬夏令营(周末营)。
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市体育局将从试点探索传统体校改革、深入推进“一条龙”学校办训、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训、整合优化青少年体育选育才平台、提升青少年科学训练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多元办训模式,形成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全方面强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在青少年体育赛事方面,上海市体育局将通过整合优化青少年竞赛体系、做好综合性运动会筹备和组织工作、提升青少年重点赛事办赛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发挥竞赛引领作用,打造更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将与市教委共同整合和搭建“推动普及、促进提高、选拔精英”各层级鲜明,“校、区、市”三级联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竞赛平台。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杨浦区体育局、金山区体育中心、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四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围绕一、二、三线贯通以及市区联动、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做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