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手球小将总能找到舞台 为青少年体适能行业“造血” 这个项目走出的孩子“摔不倒”
第A14版:青少年体育 2021-04-26
上海市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举行

这个项目走出的孩子“摔不倒”

4月25日,上海市青少年摔跤锦标赛在杨浦体育馆落下帷幕,500余名运动员竞技赛场。作为申城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摔跤赛事,每年的该项锦标赛落幕时,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满意而归,未能发挥出色的运动员难免泪洒赛场。但对于摔跤运动员来说,走下赛场意味着重新开始,那些“摔不倒”的孩子将继续砥砺前行,由此留下的是他们成长的痕迹。

作为传统的重竞技项目,上海的青少年摔跤运动过去面临着招生难、家长对项目不了解等问题,如今摔跤运动在上海各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全新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的构建,同样也离不开许多摔跤项目教练员不辞辛劳的带教和谆谆教诲。

在本次比赛的东道主杨浦区,摔跤教练员赵斌就是青少年摔跤项目发展“背后的男人”。20多年前,赵斌和同样是摔跤、柔道教练员的妻子朱爱芳选择扎根基层,这一对重竞技的“夫妻档”,一起去学校选材,共同激励、互相帮助。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他们跑遍了全上海近60所中小学。

这几年里,在赵斌的努力下,杨浦区的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东辽阳中学和市光学校,柔道和摔跤两个项目已经安营扎寨,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由夫妻俩送教上门。从传统的少体校训练模式转型,再加上夫妻二人的辛勤执教让家长逐渐了解了摔跤运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愿意尝试摔跤运动,并进一步成为一名运动员。

在赵斌看来,摔跤教练不仅教的是体育技能,同样也是运动员人生中的“领路人”。作为摔跤运动员来说,可以接受输掉比赛,但在做人方面要做一个“摔不倒“的人。体育带给青少年的不止有强健的体魄,同样还有人生哲学。

除了招生模式外,相比原本少体校“一条道走到黑”,专心向专业队发展的训练培养模式,赵斌也更加关注每个弟子的”出路问题“。20多年来,赵斌和朱爱芳送走了一届届的孩子。最让夫妇俩自豪的,是在2013年全运会上夺冠的上海第一位本土柔道世界冠军姚玉婷。他们培养的其他的孩子,也多数进了上海市体育学院深造。还有不少孩子,因为有一技傍身,或考上了特警,或成为了老师,也有的继承他们的事业,成了基层的教练。

为了解决运动员的读书问题,前不久,杨浦区少体校还与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达成了合作,定向招收摔跤队的运动员,并且在校阶段学习普通高中的课程,为今后队员通过体育单招进入大学拓宽了通路。通过体教结合的全新训练体系,摔跤运动在杨浦区开展得蒸蒸日上。未来,赵斌说还是要坚持探索深化体教融合,强化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为上海培养更多的摔跤人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