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奥运后备人才培养的上海模式
第A15版:上海体育·新闻眼 2021-08-02
姜冉馨、陈芋汐、陈云霞、张灵原来是这样诞生的

奥运后备人才培养的上海模式

李一平

姜冉馨

陈云霞

陈芋汐

张灵

新闻眼

■编者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上海体育正用一波又一波的创新举措,为申城市民带来更多体育新体验、新服务。《东方体育日报》每周推出上海体育“新闻眼”栏目,通过解读、分析、评论、综述为读者“换一种方式”看上海体育:我是你的眼,带你领略上海体育的精彩无限。

7月27日,“上海侄女”姜冉馨搭档“大叔”庞伟射落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金牌。四个小时后,“05后”徐汇小囡陈芋汐搭档张家齐获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7月28日,申城女将陈云霞、张灵携手搭档崔晓桐、吕扬再摘赛艇女子四人双桨桂冠。在东京奥运的赛场上,上海运动员多次摘金,为祖国拼得荣誉的同时,也标志着奥运后备人才培养“上海模式”的逐渐成熟。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创新“体校办训”

7月27日,随着最后一声枪响,来自上海的“00后”小将姜冉馨搭档老将庞伟,以16比14击败俄罗斯强敌,夺得东京奥运会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比赛冠军。这除了是本届奥运会上的上海运动员首金外,更是奉贤区历史上的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时间拨回20多年前,当时的奉贤县在业余训练的开展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在上海市运会上的成绩基本也是倒数。于是市区体育主管部门下定决心求变,提出重点项目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区域优势,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布局思想,以市运会竞赛杠杆为导向,提升全市各区青训人才培养潜力。

于是当时的奉贤县借着上海举办第八届全运会,奉贤本土承办全运会射箭比赛的有利条件,在全运会结束后就开始开展射击和射箭两个项目的业余训练工作,并将两个项目列为了区内的重点拳头项目。

不过,除了一腔热情,其他一无所有——没枪、没靶、没场地、没队员、没教练。只有先找到专业的带头人,项目才能起步。通过市体育局、国家射击队教练多方打听,奉贤体育部门了解到四川、内蒙古有几位退休的国家队教练,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射击运动员,可能愿意来上海执教。区体育局立刻发出邀请,用诚意打动了一批老教练,到奉贤发挥余热。奉贤射击队先后聘用和引进了包赛纳、李福山、朱华宇,杨世模、傅继亭、杨杰等“老法师”,他们成为奉贤射击项目的开垦人。

与奉贤情况相似的,还有本届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的金牌得主张灵的母校——青浦区少体校。

上海市体育局还推出了“业余训练二十条”政策及一、二、三线贯通举措,通过实施业余训练“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材率”的指导方针及让一、二线的资深教练员“下潜”到区少体校基层单位督训、帮扶,来进一步提升各区少体校教练的执教水平,同时也让上海的训练计划向整体性、连贯性发展。不少项目在政策的帮助下,一、二、三线教练“一条心”,从训练理念到训练规范做到了基本一致,让基层输送的运动员可以“即插即用”,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成材率。

据了解,进入“十四五”上海将进一步推进传统体校、体教融合、社会办训三个模式协同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以“上海模式”培育更多奥运后备人才。

探索“体教融合”

随着去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发布,“体教融合”一词成为了青少年体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热词之一。而事实上,早在20年前的上海,就已经开始了关于“体教结合”的全面探索。

校办二线队、体教结合“一条龙”成才体系都是20余年来,上海探索体教结合工作成绩单上的代表性成果。

跳水一直是上海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先后走出了吴敏霞、火亮等多名跳水奥运冠军。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05后”小将陈芋汐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与搭档张家齐一同斩获了女子双人10米台的金牌,继续着上海跳水运动的荣光。在翻看陈芋汐的简历时,不少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陈芋汐小学就读于徐汇区的光启小学——这里同样是吴敏霞、火亮的母校。一所小学诞生三名奥运冠军,走进这所以“体教融合”著称的学校,你就会发现这绝对不是巧合。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十数年来,光启小学始终将“体教融合”作为办学宗旨,为上海、为中国输送了一位又一位体育人才。

而跳水正是光启小学“体教融合”战略下的重点培养项目。在与徐汇区体育局紧密合作的基础下,大量徐汇区跳水队的年轻运动员会前往光启小学就读,利用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体育之路。

多年办学收获丰硕成果。一个又一个跳水冠军正是从这里走向了赛场,为家乡和祖国斩获无数荣誉。从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板冠军火亮,到全国跳水冠军夏冰清、夏玉洁,再到如今的陈芋汐,一代又一代,光启小学自己的“梦之队”也在传承。

师兄师姐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身影,让这里的孩子们心中的跳水梦愈发坚定。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四小时,课余时间还时常补课,没有一个孩子觉得练跳水不苦的。但一问他们“这么苦,不练了好不好?”他们又一个劲地摇头,“我喜欢!”每一个光启孩子都是这么“矛盾”。

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同样诞生自上海体教融合背景下的运动健将可不止陈芋汐一人。同样是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得主、张灵的搭档陈云霞曾从家乡内蒙古来到上海七宝中学求学,当时她的项目还不是赛艇,而是七宝的校办二线队项目之一——短跨跳中的跳远项目。

在七宝中学就读期间,陈云霞还遇到了一件差点让她放弃体育之路的事件。2009年,陈云霞的故乡内蒙古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以耕作为主要收入的陈云霞家中经济条件本就不宽裕,突如其来的天灾更是让这个家庭遭受重创。这也导致她上初三时,父母甚至已经拿不出就读的学杂费。陈云霞当时的田径教练金德强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当时七宝中学的校长仇忠海后,仇校长当即批示免除了陈云霞的学费。闵行区科协主席偶然得知陈云霞的家庭情况后,毅然捐出数千元解决她们家购买种子、化肥的问题。陈云霞的班主任袁艳萍老师,还发动全班同学捐出两千多元钱帮助她,虽然陈云霞最终谢绝了这份好意,但她写了一封长信感谢同学和老师的关心。

如果不是上海体教融合政策下对运动员的重点保障,当年交不起学费的陈云霞可能早已回到内蒙古,也不会有水上中心的伯乐识才,发掘出现在的赛艇奥运冠军。

吸纳“社会力量”

去年年底,上海市体育局公布了首批获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精英)培养基地”的35家单位名单,其中乒乓球国手、奥运冠军许昕的母校——上海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就在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就开始探索扶持社会力量办体育,涌现出了徐根宝足球俱乐部、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等成功案例,为上海乃至国家培养出了以武磊、许昕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从2015年布局“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开始,上海市体育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将一批社会力量办训机构正式纳入体育系统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2019年的二青会上,社会力量为上海代表团夺得11金。

上海市体育局围绕“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的要求,坚持开放办体育的原则,围绕目标、凝聚共识,将社会力量办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推进。而“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精英)培养基地”就是其中最为有力的抓手之一。

可以看到,在获评社会培养基地的办训主体中既有诸韵颖、孙吉这样的退役优秀运动员创办的俱乐部,也有退休优秀教练员创办的俱乐部,更多的还有由体育爱好者创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海市体育局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政策扶持,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成为上海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除了许昕外,今年东京奥运的中国代表团名单中还有一位上海选手同样是出自社会力量合作办训,她就是来自美帆帆船俱乐部的胡笑笑。

本次中国代表团的诺卡拉17级国家队也是国家队历史上首支社企共建的帆船队——由中帆协与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共建的诺卡拉17级国家队,填补了我国在该奥运项目上的空白。

由于技术操控与传统竞技帆船大不相同,教练资源也极度缺乏,想仅仅凭借举国体制建立一支在东京奥运周期成功冲奥的队伍,难度很大。恰逢国家体育总局倡导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上海美帆成为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先行者。今年3月,美帆还参与了2021诺卡拉17级亚洲帆船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的办赛工作。

社会力量办训目前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中一条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上海将社会力量办训作为“新增量”“新活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引导各区体育部门在“十四五”期间把社会办训基地同样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来扶持,通过配套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社会办训基地的发展,形成了“市区联动”的长效机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