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帽子戏法,体操破荒一扫失意
第A06版:东京奥运会特刊/夺冠 2021-08-04

帽子戏法,体操破荒一扫失意

吴钧雷/张立

昨天,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再拿两枚金牌。率先进行的男子双杠决赛中,邹敬园摘得金牌。随后进行的女子平衡木决赛中,管晨辰以14.633分再夺一金。

随着最后一枚体操金牌金牌成功收入囊中,中国竞技体操最终以3金2银2铜的成绩收官。经过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滑铁卢,如今中国体操队状态回升。三年后的巴黎,值得期待。

管晨辰:曾梦到自己夺冠

本报记者 吴钧雷

东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决赛,唐茜靖、管晨辰两位中国运动员一头一尾出场,最终成功包揽金银牌。即使有美国名将拜尔斯参赛,也没能撼动中国姑娘的成绩。排在成绩表第一位的,始终是中国运动员。

管晨辰是个天赋异禀的女孩子。她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舞,四岁学习跆拳道,五岁就拿到了跆拳道黄绿带。管晨辰真正接触体操,是从6岁开始的。“6岁那年看到电视上的体操比赛,就跟我说,想学这个。”据母亲黄新华回忆,本以为管晨辰是一时冲动,没想到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当时她看到练体操的地方摆放了蹦床、单杠这些器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哭着不肯走。”

事实证明,“不走”是对的。依靠出色的运动天赋,一年之后她就被武汉体校选中,又过了一年半就成为了浙江省体操队的队员。如今,她以17岁的年龄参加东京奥运会,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管晨辰的金牌,胜在难度。如今的女子体操领域里,大多数选手都会将难度控制在6.6以下。而管晨辰手里握有7.1难度的成套动作,全世界女子体操运动员中只有她一个人能做到。而且,平衡木是女子体操项目中被公认为最难比、最容易失误的项目,即便能够掌握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挑战成功的。而管晨辰在预赛第一场就将7.1难度的成套动作施展开来,且发挥异常出色,仅凭这股气势就赢了大半。

“登场比赛,完成优质成套,落地下法站稳,拿到冠军。”管晨辰说,她很多次都梦到过这样的场景,尤其是最近这些天。带着这样的自信,管晨辰顺利拿到了金牌。“这也激励着我,在今后的训练中好好加油!”

以17岁的年纪拿到奥运金牌,管晨辰再次让人感受到了中国“00后”运动员的可怕。要知道,三年之后的巴黎奥运会,管晨辰也才20岁,正是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仅凭7.1难度成套动作这一大杀器,她能在巴黎奥运会上展现出怎样的水准,令人期待。

邹敬园独孤求败,想要原创动作

本报记者 吴钧雷

邹敬园在男子体操双杠这个项目上,可以用“独孤求败”来形容了。资格赛中,他以6.8的难度获得9.366分,排名首位。同时,邹敬园的单项得分达到16.166分,是体操赛场唯一超过16分的单项得分。只要在决赛中延续同样的表现,金牌必将花落中国队。决赛中,邹敬园再次超越了自己。他将动作难度提升到6.9,完成分高达9.333分,最终以16.233分成功夺冠,同时创造本届奥运会体操项目的最高分。

事实上,在整个东京奥运周期,邹敬园在双杠项目上始终保持着统治力。2017年,他接连夺得全运会和世锦赛的双杠金牌。2018年,他在世锦赛上完成卫冕,成为世锦赛历史第五位蝉联双杠冠军的选手。2018雅加达亚运会,他以15.866分夺冠。最恐怖的是,细数邹敬园2017年以来的所有比赛,只要他报名了双杠项目,就一定拿金牌。

奥运“五金王”,目前任职于四川省体操中心的邹凯,用“教科书”三个字来评价邹敬园:“邹敬园的个人技术已经是世界顶级,在任何比赛中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手,动作非常直且非常轻盈。”教科书般的动作,是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打磨而来的。自从2012年进入中国体操队后,邹敬园有了一个外号:“小铁人”。“等有条件了,我要在家里摆个器械,随时随地可以练。”他将篮球巨星科比视为偶像,“科比凌晨四点起来投篮,我要是睡不着,起来也能练。”

在国家队教练眼中,邹敬园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干涉他,他绝对不会停止训练。“他几乎要把每一个动作细节追求到极致,有时候我们都怕他练受伤了,不得不严格控制他的训练量。”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体操鞍马冠军、中国男子体操队教练滕海滨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邹敬园成为第一个在东京奥运会上夺金的四川运动员。电视机前,他的父母以及亲友齐聚一堂,一起观看邹敬园的表现。启蒙教练李小兵也加入其中,看到昔日弟子站上最高领奖台,他热泪盈眶。“能拿到奥运冠军是很不容易的。作为教练,我非常自豪和高兴。这是众望所归,也是四川宜宾多年来的梦想。”

而邹敬园自己却对这枚金牌并不满足。“我们体操界有一句话,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都不是比赛。取得奥运会冠军之后,我在双杠项目上还有更多的追求,希望能够创新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在体操界,能够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动作的运动员,就像是成功踏入了体操“名人堂”。邹敬园立志要在体操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吊环王”刘洋——

终于能给父母换套大房子

本报记者 张立

东京奥运会,27岁的刘洋加冕“吊环王”,这是中国队时隔13年再次在奥运吊环项目上夺冠,也是中国体操队时隔九年后再次拿下竞技体操项目金牌。

锃亮的背头加上一气呵成的高难度动作,稳稳落地后的刘洋第一时间亲吻胸前国徽。当看到里约奥运冠军的分数不如自己时,他扒开外套,又一次展示了国徽。颁奖典礼上,大器晚成的刘洋喜极而泣。这是弥补五年前里约遗憾的泪水,也是开启自己时代的泪水,苦中带甜。“我从小的目标就是奥运冠军,练了20多年,对冠军特别渴望。由于伤病或其他原因,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给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刘洋出生于辽宁鞍山铁西区南华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刘中华早年下岗,母亲杨晓丽也因为单位效益不好提前退休。夫妻俩靠打工维持生活,家里还有一位89岁的老奶奶。5岁时,刘洋被送到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练体操,10岁时被八一体工队选中,18岁进入国家队。天生拥有强大力量的刘洋特别能吃苦,他坚信只有靠平时训练的量变才能换来比赛成绩的质变。“每当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点机会,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刘洋把队里的收入全拿去贴补家用,他母亲说:“刘洋太不容易了,他父亲早年下岗,我也提前退休,对他的资助很少。刘洋因为训练一两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到了实在没钱时才向家里要,最多300元,最少100元。我们父母想要多给他点,但是他坚决不要。”

可惜的是,刘洋第一次参加里约奥运会,在决赛中出现两次重大失误,最终名列第四。给父母换个大房子,全家人不要再蜗居在49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的梦想破灭了。经过五年的备战,刘洋顶住了压力和伤病,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发挥出超高水平。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刘洋面向看台上的中国体操队同仁深深鞠了一躬。他感慨道:“这届奥运会我没有上团体比赛,为团队付出相对少一些。我就这么一个(吊环)项目,就这么一个比赛,就这么一块金牌,感谢他们这么信任我,我没让他们失望。”与此同时,他期待带给父母更好生活条件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刘洋夺金后,他在吊环上完成“十字悬垂”动作后,游刃有余地扭脖子动作很快在微博出圈,甚至还登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转发他在吊环上扭脖子瞬间脸上的“邪魅”表情。“怎么会有人在吊环上竞技的同时,还能看起来这么酷?”就连国际奥委会也在推特上转发了刘洋的照片并发出感叹。有网友发现,刘洋的表情神似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的经典角色常威。还有网友直接放了一张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中雷神徒手撑开星环的经典一幕,其手臂动作神似吊环上的刘洋,真是天生神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