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托在埃及开罗家中将自己赢得的奖牌挂在脖子上
哈马托用笔写下女儿的名字
嘴衔乒乓球拍,穿特制袜子用脚发球。每一次击球,牙齿、下颚、脖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失去双臂的埃及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用不懈努力在东京残奥会上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肢体残疾后,哈马托花了整整20年打上了非洲残疾人乒乓球联赛。今年48岁他已经是连续两次参加残疾人奥运会了。在世界范围内,哈马托是唯一用嘴打乒乓球,并且进了残奥会的运动员。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与哈马托类似的残疾人,他们顽强对抗着命运的不公,却在很多时候败给了世俗的目光。残奥会上哈马托的表现给所有残疾人树立了信心。“我理解的残疾并不是说你失去了双腿、双手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都能轻言放弃的话,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残疾吧!”在哈马托看来,只要你觉得自己可以,那就一定能行。正如国际残奥委会首席品牌与宣传官克雷格·斯彭斯所言,“体育是改变人们观念的绝佳工具。”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立
走红网络起源于马龙的赞赏
哈马托:有时你输了,但实际上你赢了
值得一提的是,哈马托的残奥会之旅和中国奥运冠军马龙有一定的关系。2011年,在非洲残疾人乒乓球大赛中,他获得男子单打亚军,其事迹感动了国际乒联主席。在2014年的日本世乒赛上,哈马托受邀作为嘉宾参与了表演赛,对阵的选手有马龙、波尔这样的乒坛巨星。马龙对他的评价真诚而又充满尊重:“他打得非常好,我简直不敢相信。”
那次表演赛后,哈马托打球的视频被放在国际乒联的官网上,并受邀参加2016年里约残奥会。当时,哈马托已经43岁了,很多职业运动员在这个年纪早就退役了,而他的奥运会生涯才刚刚开始。从1986年开始接触乒乓球,到2016年第一次参加残奥会,他花了整整30年时间去实现梦想。只是,残奥会上高手如云,而哈马托又是唯一用嘴打球的人。单打比赛,他一胜难求,最终以单打第11名,团体第九的成绩结束了里约之行。
哈马托说,他很喜欢乒乓球,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击球需要我全身移动,我需要不断加强腿部力量,因为我比其他任何球员都更依赖我的腿;我的脖子也需要不断地加强锻炼;还有牙齿,球拍不能在我的牙齿间移动,因为那样会导致击球很不稳定。尽管这些都很辛苦,但当我站在球桌旁,我可能什么都忘了,我感觉自己在和乒乓球对话,它在听我说话。”平日里,易卜拉欣经常会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练习发球,不断完善发球技术。“我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一句人生信条,就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一句话:坚持做你热爱的事情。
上周五,48岁的哈马托迎来了在东京残奥会上的第二场单打比赛,他的对手是残奥会冠军、中国选手陈超。面对更年轻,大赛经验更丰富的对手,比赛只进行了17分钟,哈马托就以0比3落败。到现在为止,哈马托在东京连一局比赛都没赢过。输给陈超之后,离哈马托想要在残奥会上拿块奖牌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远。
“输球的滋味真苦涩,但我表现得很好。”对于失败,哈马托早就习惯坦然接受,“并非所有的失败都是失败。有时你输了,但实际上你赢了,因为你增加了经验和见识。”但下一届残奥会时,哈马托就51岁了。年龄的增长让他的体能下降很快,长时间打球,他的脖子和牙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三年后的巴黎,哈马托不知道是否还能参赛。
十岁遭遇意外致残 乒乓球成毕生志向
1973年,哈马托出生在埃及的一个小村庄。在那场夺去他双臂的意外发生之前,他每天早上都要乘坐三站火车去达米埃塔做木匠活补贴家用。一天晚上,完成工作后的他兴冲冲踏上了回家的列车,为了下车时不排队,哈马托在火车快要到达第二站时就站在门边等候。不料,站在车门口的哈马托不小心掉进了火车和站台的间隙里。
等到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已经失去了两条胳膊。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哈马托变得沉默寡言,他白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直到深夜才敢和叔叔出门散步。“我不想看到人们脸上怜悯和同情的表情。”对一个当时年仅10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哈马托说最难熬的就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一年,当时自己的意志很消沉。经历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之后,他终于慢慢接受了失去双臂的事实。日子总是要过下去,哈马托开始尝试用运动来治愈自己。
当时,村子里有乒乓球和足球两种运动流行。哈马托最开始选择了足球,希望通过这个群体运动和更多人成为好朋友。但是,足球是需要奔跑的,奔跑过程中很容易相互冲撞。易卜拉欣在和朋友们一起去跑步时因为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而总是受伤。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足球运动。后来,13岁的他在当地一个活动中心看到有人打乒乓球,就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
对于没有双臂的人来说,日常起居生活都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更别说打乒乓球了。显然,用脚去打乒乓球不太现实,所以埃及人决定用嘴叼着乒乓球拍去打球。“为了拿起球拍,我先尝试了把球拍夹在腋下,但是失败了。我试了一次,又试了第二次,第三次我把球拍的手柄放进了嘴里,用牙咬住球拍试了一会儿发现可行,然后我想为什么不试着用嘴来打乒乓球呢。”解决了“握拍”方式,还要解决如何发球的问题。没有双臂,哈马托自然想到了用脚发球。就这两个动作,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练习。
打球时,哈马托用脚将乒乓球高高抛起,然后用嘴叼着球拍去打球。这种打球方式看上去就很困难,所以他自己也说:“我必须尽快得分、尽快结束比赛,否则我马上就会精疲力尽。”如此耗费体能的打球方式,哈马托经常输掉比赛。但每次比赛结束后,他都会跪下来亲吻地板,感谢带给自己新生活的乒乓球。
哈马托至今还记得,他的第一场比赛是对阵曾经嘲笑他“永远无法打球”的朋友,后者也是村里的乒乓球高手。但哈马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也让他坚定了一直打球的决心。后来,哈马托得到了专业教练的帮助,他的球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好。
直至今日,哈马托已经打了整整35年乒乓球了,他用35年时间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坚持不一定能够实现理想,但坚持的过程却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教育部职员有妻儿相伴
生活中,哈马托不仅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也是埃及教育部的一名职员,还曾是家乡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但同时用嘴写字和打球让他的下巴不堪负重,他只能放弃了书法这个爱好。而对乒乓球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他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不仅如此,哈马托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多年前,哈马托和如今的妻子一见钟情,后者不顾家人反对与他结婚。如今,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小女儿对乒乓球很感兴趣,“她总说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乒乓球运动员”。说起女儿,哈马托很是自豪。
生活训练之余,哈马托也在帮助更多人。里约残奥会结束后,他在埃及开始教两个像他一样的无臂男孩打球,他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残疾人走向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