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世界杯要两年一次? 动荡青训中倔强的老宋 剧场效应 国足随队采访的困惑 高手如林
第A02版:专栏 2021-09-22

剧场效应

沈雷

沈雷

关于恒大的各种传闻,早已铺天盖地,其中真真假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家巨无霸式的房地产企业确实在资金问题上遭遇难题,连带着广州FC——更熟悉的名字是广州恒大队——陷入麻烦。

只要母公司没爬出泥潭,这支在中超联赛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就无法摆脱困境。现实很残酷。球队的辉煌离不开恒大豪迈的投入,尽管俱乐部早就试图拓展收入来源,但在难成气候的中国足球市场里,这只是画饼充饥。

当年曾令中国足坛兴奋不已的天价中超转播版权协议,早已悄悄解约收场;受疫情影响,门票收入很有限,赞助商亦纷纷离去;周边产品市场的规模本就不大,且增长有限。在足球世界里,俱乐部能赚钱的部分统共只有这些,而在泡沫鼓起的中国足球市场里,再怎么提高收入来源,也填不满巨额支出挖出的坑。这些年倒下的俱乐部不少,各有各的导火索,但归根结底,早几年所有人都猛踩油门,如今急刹车也不管用了。

谁是第一位踩下油门的出头鸟?广州恒大。自恒大在中甲招兵买马时,怪责之声在坊间就已有之,只不过近几年分贝越来越大,底气也越来越足。确实,恒大在中国足球位于低谷时强势介入,靠的就是远远超出他人的投入,搭建起一支豪华之师,在中超无人可敌,进而登顶亚洲。恒大的成功也推动了诸多资本的仿效,权健、苏宁、华夏幸福都曾靠天价投入迅速成长为恒大的竞争者。

这场行业事故不妨可以视为中国足球人才凋零的一种体现。自1985-1988年这个周期后,中国球员不要说质量,连最基本的数量也已惨不忍睹。转会市场根本供不应求,稍像样些的球员都能卖出天价,都能躺着拿到不可思议的合同。如果优质球员数以百千计,吹起泡沫的难度就大得多。有了竞争,球员溢价空间就被压缩,而俱乐部一线队只有30个名额,有了足够的选择也就不必拔高价格。

恒大在进入市场时是聪明的。它看清了优质资源有限的现实,早些下手囤积,就可以积累先发优势。但发现这个问题的竞争者多了,蓝海变成红海,市场也就彻底乱了分寸。优质资源匮乏,成了勒在所有游戏玩家脖颈上的绳索。

当剧场里的观众们摔得鼻青眼肿,台上的演员们依然演技毫无长进。这也正是中国足球最大的悲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