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足赛场上的玩命和进球背后,是他们向老帅交出的答卷和贺礼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张晓露
王燊超两脚妙传,武磊两个金子般的进球,让国足突破了12强赛的梦魇取得首胜,大快人心。
进球背后,是崇明子弟的默契,包括国足对越南队这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也是源于崇明基地球员张琳芃洞悉前场的机会传出的第一脚。赛后接受采访时,王燊超提到与武磊之间的“崇明连线”源自多年来球场上的默契。而远在崇明的根宝,用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心有灵犀”作了总结。
几个弟子并不知道,这场胜利恰好成为他们献给老帅的一份特殊贺礼——就在不久前,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徐根宝被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这一殊荣的,全国仅三人。而同一通知中,还有中国女足主力王霜等129人被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是一项年度性的表彰而并非针对“历史成就”,也就是对去年工作成绩的认可。众所周知,去年新冠疫情影响下足球活动受到严重限制。而根宝于疫情期间在基地内部实施出色管理,做到安全与训练两不误,“全体基地人员严格进行封闭管理,球队埋头苦练,安排高强度内部赛,提高迅速。”此外就是疫情暴发前根宝亲自带队赴海外拉练,“基地2006年至2008年龄段球队赴法属留尼旺以及毛里求斯拉练,共计进行18场比赛,其中包括受中国驻毛大使馆安排和利物浦毛里求斯训练营精英队打了一场公开赛,以4比2取胜,显示了中国足球青训实力。”
徐根宝的足球生涯可谓荣誉无数,而他心中分量最重的还是国足。今年7月7日,也就是21年前第一批基地球员报到正式开启“崇明模式”的纪念日,三位国脚王燊超、武磊和颜骏凌特地赶到崇明看望老帅,提到按照上海人的习惯,明年年初要给恩师过个“大生日”时,徐根宝马上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国足出线。三个弟子心领神会,在国足赛场上的玩命和进球背后,正是他们向老帅交出的答卷。但愿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崇明式进球”,让熬夜的根宝心喜
10月8日凌晨1时,国庆假期过后的崇明岛归于平静,位于崇明腹地的根宝基地却传出与这个时间点不符的“动静”:徐根宝出现在宾馆大堂咖啡厅,看起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的直播。此前两战两败的中国队迎战越南队,首发阵容中武磊、张琳芃、王燊超、颜骏凌四人出自根宝基地,此外国足名单中还有一个因伤缺阵的朱辰杰。老帅年纪大了,咖啡厅里的大屏幕远比卧室里的电视机看得清晰……
此前的7月7日,三位国脚来基地陪恩师纪念基地创办21周年。提到明年为老帅庆生,几位球员都表示要全力以赴助力国足出线……第94分钟,王燊超起球,武磊斜向穿插,球到人到,以一个标准的“崇明式进球”,给国足带来久旱甘霖的3分,让熬夜的老帅心满意足。
出了人才,取得成绩,人们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根宝的感触更不寻常:武磊又矮又瘦,颜骏凌发育较晚,根宝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向中国足协、国少国青国奥教练组推荐这两位天赋异禀的弟子,但一次次碰壁而归……天赋明显的球员尚且如此,靠自身努力成长起来的张琳芃、王燊超、蔡慧康等更不容易,其中王燊超在入选国足之前,没有任何国字号梯队教练关注过,而根宝却早早就看好他作为球队队长。最近几年,他的弟子在国足赛场渐渐证明了自己,根宝的“直接推荐”却几乎消失,他是怕给领导层压力,但看国足的直播还是会忍不住念叨,“这个位置吕文君在就有了。”“如果我还亲自抓曹赟定,这种局面最适合他发挥技术特点……”
今年徐根宝已经78岁了,相比以往现在的他似乎“寂静”了许多。其实他的足球步伐从未停止过,只是过去的几年,老帅的几番努力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苟仲文造访崇明基地,建议徐根宝打造“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经和上海体育局协调,确定由根宝来打造一支“06国少”。但从球员招募开始就受到相关体制和当时职业足球环境干扰,步履维艰。尽管如此,根宝想方设法遴选出一批好苗子,亲自督阵训练和选拔。去年年初,这支球队赴海外拉练表现非常出色,除了在毛里求斯战胜当地的利物浦训练营精英队外,在韩国济州岛打到没有年龄相近的球队敢应战……可惜的是相关的支持后来中断,幸而和上海海港俱乐部及时接洽,确定这支球队的主力框架正式作为该俱乐部梯队,委托根宝基地培养,其中队长刘磊、射手蒯纪闻等多名主力已入选杨晨执教的U16国少集训队。
此外,曾扎根西班牙职业联赛“西天取经”的根宝,还曾受体育总局委托撑着病腰专程飞到马德里,说服西班牙足协主席,开放西班牙国家训练基地供中国国足备战世界杯预选赛,安排阶段性强化训练和高质量热身赛。但当他喜滋滋回国复命时,却被告知意大利名帅不愿去西班牙,前功尽弃。
今年全运赛场,这位终止上海男足全运26年无冠历史,连续三届为上海夺金的老人突然“被消失”,而部分根宝基地球员加盟的陕西队却历史上首次全运夺金……
根宝一直念叨,他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而自己21年的青训成果离不开“甘于寂寞”四个字,“答应仲文局长再干10年,为国家队培养一到两个中场核心球员。”所以那些挫折并不能阻止他的继续努力。最近出自根宝基地的U18球员张慧宇被选入海港一线队集训,目前基地的蒯纪闻、欧阳嘉鑫也开始在国少队显山露水……
而随着年事渐高,让根宝最担心的还是接班人的问题,基地里蒋炳尧等老教练兢兢业业,但面临年龄和健康挑战,来“帮忙”的范志毅近期常带基地球队外出比赛,但他的生活方式和频繁社交一直让老帅诟病,刘军等其他中生代弟子也是各忙各的……根宝曾流露出让“崇明一期”弟子退役后接班的想法,蔡慧康、朱峥嵘、王燊超等也都曾有过积极响应,但考虑目前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工作现状,“甘守寂寞”这四个字将意味着不一般的考验……
“心有灵犀”源于“接传转”
“国内有很多青训基地、足校,投入也很大,绿城的宋卫平就很认可我的模式,还买去了几个基地球员。鲁能集团一位高层来基地参观,反复询问我,为什么鲁能足球培养的人才不少,却缺乏武磊、张琳芃那样的尖子?”根宝认为,崇明基地成功之处有二,第一是明确和坚持防守“抢逼围”,进攻“接传转”的技战术打法;另一个点就是在尖子球员的培养上,根宝亲力亲为,因材施教。
曾几何时全中国的职业、青训足球只有一种战术打法:边锋快速下底起球,中路抢点射门。中越之战后被高度推崇的“45度炸”,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点角度变化。由此国内青训培养的“人才”往往只剩两个类型:“边路快马”和“高中锋”,也间接刺激了中国青训中的假龄现象。而根宝从苗子选拔开始,讲究“重速率而非绝对速度”、“重球感而非身高体重”,还一度禁止球员起高球和拉边传中,目的在于强化球员跑位和接应,而非把战术理解简单化。最明显的就是武磊的绝杀球,王燊超的传球是奔着武磊的脚下而非头顶去的,武磊的跑位也是斜向的,充分表现穿插意识,而非直跑直接的“45度炸”。所以王燊超赛后才会说:“这种传球,只有武磊能跑到位。”这种“心有灵犀”,正是“接传转”战术效果,在“文武峥嵘”时期并不少见。
赛后另一热点是“武磊出国”,其实也离不开根宝的坚决支持。2012赛季完成冲超之后,根宝连续两年带队去西班牙拉练,参加邀请赛以及和诸多欧洲强队真刀真枪对拼,在海森等外援都未到位的情况下打得势均力敌。此外,还安排现场观战西甲联赛……通过“零距离”接触,开阔了球员眼界,武磊等球员的技术水准和自信心都有明显提高。从那时起,根宝就坚决支持自己弟子留洋。即使去年武磊身染新冠肺炎时,根宝仍然鼓励弟子坚持下去……
技术层面之外,球员心理可谓中国青训的痼疾,在这方面根宝经验丰富。武磊、颜骏凌都曾经历过“逆反期”,根宝及时洞察并帮他们排遣过“关”。武磊发育关键期,根宝严禁他带球过人,而没有这种“严”,身材条件处于劣势的武磊恐怕早就废于国内“职业”联赛了。
吕文君、姜至鹏、张琳芃都是脾气直来直去,平时讷言的朱峥嵘偶尔爆发……根宝一一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教育,甚至“体罚”……应该讲张琳芃、吕文君等球员如今拥有公认的职业素养,离不开根宝的敲打。即使是留在海港的傅欢、陈彬彬等球员的成长,也因为缺乏根宝的“敲打”而未尽如人意。曾经的中前场核心朱峥嵘、王佳玉、王云龙等,离开敢于将技术型本土球员推上中前场关键位置的根宝,渐渐都在和外援的竞争中“泯然众人”……
人才培养,是个特别复杂的过程,除了技术和心理,根宝的另一教育特色就是“做人”。根宝注重灌输球员爱国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参观根宝基地的人们常常感慨一个足球教练,为什么对那些少年球员“管”得那么宽、那么细,要求那么高?因为根宝不是为自身名利培养人才,而是念念不忘——为国争光。
换个角度说,根宝基地出来的几个球员,从武磊、王燊超、张琳芃、吕文君、蔡慧康、朱峥嵘,“93后”李圣龙、杨世元,直到朱辰杰、周俊辰、徐皓阳……他们往往在重大比赛的关键时刻,能抓得住瞬间即逝的机遇改变场上局势,而这正是根宝日复一日在训练场、思想课上给他们打造出的一颗“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