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短讯 张江建成全市首家党群服务中心市民健身平台 新一季户外冰场马上到 拿“复古”砂板享受乒乓快乐
第A15版:上海体育 2021-11-01

新一季户外冰场马上到

章丽倩

季节性冰场并非完全露天

本报记者 章丽倩

近期的申城,每天的最高气温基本都维持在20摄氏度,现在说“何时入冬”显得为时尚早。不过,冬季虽未至,上海的季节性冰场们却是快要开门迎宾了。

从市体育局上周发布的资讯来看,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上海将有五处季节性冰场陆续对公众开放。另外,根据记者从运营方处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此次最早开门的一家季节性冰场计划于本周五(11月5日)正式迎宾,它就开在青浦区的吾悦广场。

看到这个消息,可能有些市民会好奇,“近期上海不算低的气温会否对这些冰面、对上冰体验造成一定影响呢?”这里就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情况了,季节性冰场并不完全等同于露天冰场,比如即将开放的青浦吾悦广场和静安大融城的两处季节性冰场,它们所采用的模式就是“户外冰场+搭建篷房”。

明明是利用户外空间做的冰场,为何还要让滑冰者置身于篷房的室内环境呢?一边滑行一边还可仰望天空,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上冰体验吗?原来,这其中需要顾虑到的因素不仅仅是气温。

“除了气温因素,在冰面上建篷房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避雨。从历史记录来看,上海冬天的雨水不少,一旦碰上连续下雨的情况,露天冰场的冰面容易出水、浮水,会对顾客的上冰体验和场地的正常开放有影响。而在冰面上加一间大篷房后,这方面的因素就完全可控了。”本次上海季节性冰场运营方之一的乐滑之梦的负责人赵怡向记者介绍道。

对已在上海生活了一定年份的人来说,“户外冰场+搭建篷房”的模式应该算不上完全陌生。在大约十多年前,在靠近人称“万体馆”的上海体育馆附近的一片空地上,那里也出现过季节性开放的篷房冰场。只不过从制冰工艺及其他场地硬件来说,如今此类开进了商圈的季节性冰场的条件自然胜出不少。就拿制冰效率来说,如今一片500平方米左右季节性冰面,基本三天就能完成制冰环节。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露天冰场对大众的吸引力往往更胜一筹。所以,在上海此次季节性冰场的开放工作中,也从商场原本就有的半户外穹顶构造上借力,来为露天冰场提供避雨条件。

从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青浦吾悦广场季节性冰场将从11月5日对外开放,设在黄浦绿地缤纷城和长风大悦城的两片冰场分别计划于11月19日和11月26日开业,而白玉兰广场和静安大融城的两片冰场则会在12月与市民们见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