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水深·火热
第A06版:专题 2021-12-31
中国足球——

水深·火热

李冰

事了拂衣去的李铁有没有带走云彩是个未知数,但是在国足一顿猛烧之后,原本就因为疫情不得不“缩水”的中超联赛,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再加上不断曝出的欠薪和退出传闻,“史上首次”的跨年中超,怎么看都更像是一地鸡毛的“烂尾工程”。

承包国足流量 李铁把自己烧成烫手山芋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2021年12月16日,回到沈阳的李铁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结束一段珍贵的旅程,感谢所有。”此时,距离国足参加上一场对阵澳大利亚的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的比赛,正好一个月。李铁还是那个李铁,但是这个时候的李铁,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身上贴着“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标签的李铁了。

在因为“话多”丢掉国足主帅位置之前,“能说”一直都算是李铁的强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足协高层大力支持下拥有极大自主权的他,也成为了国足流量的“代言人”。

国足8月份出征12强赛之前,中国足协正式宣布,已经与主教练李铁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执教合同,也就是说,基于中国队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只要不犯下大错,不管12强赛出线与否,李铁大概率会继续带队到下一个世界杯周期结束。

或许是把中国足协的这份长约当成了“免死金牌”,原本就以“敢说”著称的李铁,讲起话来更加口无遮拦:小组赛第二轮输给日本队之后,在被问国足下一个对手越南队的主教练是韩国人的时候,李铁却发表了一番“中国男足国家队的教练就应该由中国人来担任,只有中国人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言论,而事实上,无论是中国队唯一打进过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还是最接近出线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带队的都是洋帅,而且不管米卢还是里皮,他们的带队能力和比赛经验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在归化球员的使用以及临场指挥方面引发了诸多争议,但是每次谈及这方面的话题,李铁要么以“不想谈论技战术”,要么以“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中国队”一笔带过,而对那些质疑国足队员和打法的人,李铁干脆用“可以闭嘴了”或者“有些人就是脑子有问题”直接回怼。

在一次又一次用“铁言铁语”引发热议之后,中澳第二回合比赛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李铁用长达32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彻底“火”了,而且直接把自己烧进了千夫所指的境地,再加上第二天严重伤害国足赞助商利益的“夹带私货”的行为,李铁不得不以引咎辞职的方式,离开了国足帅位。

如今的中国男足,虽然还有四场12强赛的比赛要踢,但是从积分来看,也只有理论上的“一口气”还活着,接下来的任何一场比赛,都有可能让这支球队的出线“突然死亡”,这一点,即便主教练从李铁换成了李霄鹏,也是无法改变的。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一不小心,郝伟成了“中超第一人”——第一个以球员和教练的身份,拿到了中超和足协杯的“双满冠”。

随着“金元足球”泡沫的不断破裂,那些曾经让中超引以为豪的大牌教练,也纷纷选择了“离场”,在那些人当中,既有因为成绩没有达标下课的申花韩国籍主帅崔康熙,也有拿好最后一笔钱走路的广州队主教练卡纳瓦罗,还有一心要到西甲巴塞罗那俱乐部“镀金”的深圳队主帅小克鲁伊夫——纵然离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究其背后,最终也只能归结到一个“钱”字——曾经不差钱的中超,现在也要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了。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洋帅的“退”,自然成就了本土主帅的“进”,在目前排名中超前四的球队当中,只有上海海港队的莱科是外教,其他三支球队都是土帅,其中还包括广州队郑智这样的“菜鸟教练”,这种土帅“围剿”洋帅并且占据上风的场面,在中超联赛17年的历史当中并不多见。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土帅“上位”,包括在联赛赛场上,一些球队提前给外援“放假”,让越来越多的本土年轻队员上场参赛,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外援人数节省一定的费用,二来在明年联赛形势依旧不明朗的情况下,多让本土年轻队员得到一些锻炼,可以更好地为“苦日子”做些准备,只是在中国足球大环境因为“失血”过多在这个凛冬只能苦苦煎熬的情况下,土帅和年轻本土球员的“远水”,恐怕救不了眼下的“近”火——不出意外的话,本赛季结束之后,在进一步压缩经营成本的前提下,一些性价比不高的老将和边缘球员,很有可能在明年初加入“找工作一族”;曾经的年薪百万甚至千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或许也就只是茶余饭后的“传说”了。

门庭冷落 国足中超两败俱伤

可以肯定的是,“冷”这个字,并不能完全体现现在的中超到底有多“冷”。

2021赛季的中超,迎来了很多“第一次”。从大规模欠薪到多支球队难以为继,从外援大量外逃到实现“全华班”阵容,磕磕绊绊的联赛让比赛的精彩程度与受关注度都下滑很多。

同样值得警醒的还有,由于第二阶段争冠组与保级组所剩的悬念不多,多支球队打着磨合与练兵的旗号,参与最后几场比赛。

联赛支离破碎

按照最初的赛程,今年的中超联赛第一轮从4月20日开始,一直打到7月5日第8轮比赛结束之后,但是为了给国足参加40强赛让路,在主教练李铁提出“给国家队留出更多备战时间”的要求之后,联赛仅仅打了五轮,便第一次按下了“暂停键”。

两个月的间歇期后,中超联赛重燃战火,从7月15日到8月12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球员以三天一场比赛的节奏,踢完了第一阶段从第6轮到第14轮的九场比赛,获得苏州赛区和广州赛区前四名的八支球队进入争冠组,其他八支球队则进入保级组——相比2020赛季四到五天踢一场比赛,在全年最热的季节里三天一赛,被压缩到了极致的中超赛程唯一的意义,就是给打进了12强赛的国足备战再次让路。

欠薪超过半数

事实上,即便作为中超上届冠军的江苏苏宁队在新赛季开始前用近乎“自杀”的方式退出中国足坛,即便曾经一掷千金的豪门天津权健始终无法通过准入审核,即便从上个赛季结束之后,便不断曝出各种欠薪消息,作为国内职业足球金字塔塔尖的中超联赛,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和衰败之相,但早已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即将参加12强赛的男足国家队的中国足协高层,似乎也拿不出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而原本被中超俱乐部视为“自己说了算”的职业足球联盟,在足协圈定的日期一推再推之后,时至今日,已然还要在后面的括号当中,写上“筹备”两个字。

出于“一碗水端平”的目的,从8月中旬国足集训备战12强赛开始,中超联赛再次迎来漫长的间歇期,而且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前往西亚参加比赛的男足国家队,甚至已经做好了极端情况下半年回不了国的准备。

当同样参加12强赛的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国内联赛正常进行的时候,中超俱乐部却陷入了练还是不练的两难境地:球队集中训练,但联赛何时重启却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更何况长期集训却不踢任何比赛,对球员保持竞技状态没有任何好处;即便给球员放假,但是一来要在联赛重新开打之前留出足够的备战时间,二来考虑到防疫的需要,也不能总是把球员“撒”在外面。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俱乐部不得不采取练一段时间放几天假的做法。

随着广州足球俱乐部背后的广州恒大不断“暴雷”,关于中超俱乐部欠薪的话题,也从原来的遮遮掩掩上不了台面,变成了“公开的秘密”,而且按照相关媒体的统计,整个2021赛季,完全没有出现过欠薪问题的俱乐部,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家,而像重庆两江竞技、河北队和青岛队这样的欠薪“大户”,不止一次地闹出过球员拒绝进入赛区的新闻,有些球队甚至连球员前往赛区的机票钱,都是由教练组和俱乐部工作人员帮着垫付的。

史无前例跨年

从号称“世界第六大联赛”到如今的门庭冷落,“举全中超之力”参加12强赛的国足可谓是“功不可没”——由于不断“让路”,2021赛季中超联赛被“肢解”成了三段,每次的间歇期都超过了一个半月,这也让球员的状态无法延续和得到保障,而且包括12月份开打的联赛第二阶段在内,两次重启之后,为了赶进度,都是按照三天一场的节奏安排比赛,但即便如此,中超联赛也将史无前例地跨年度才能完成——由于国足明年1月底和2月初还有与日本和越南队的两场12强赛小组赛要踢,1月5日中超联赛结束之后,还有中超中甲球队之间的附加赛,以及山东泰山与上海海港队的足协杯决赛要踢,而这两支球队又是此前参加12强赛的国足球员“大户”,在很难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中国足球在2022年开局阶段迎来的,或许会是国足与中超联赛的“两败俱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