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双奥”之城与导演源于国家的发展和地位 春日万紫千红  精彩致敬人民
第A12版:2022北京冬奥会特刊 2022-01-10
张艺谋“剧透”冬奥会开幕式

春日万紫千红 精彩致敬人民

章丽倩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期的愈加临近,有关开幕式的细节也渐渐有了剧透。首当其冲的一条重要官宣是,曾执导过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由此,71岁的他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执导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时长不超100分钟不设大规模文艺表演

从2008年到2022年,由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虽然两届盛会的开幕式都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但它们之间还是会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比如,从开幕式时长来说,届时观众们会很直观地感到本届冬奥会比2008年那回可要短多了。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它的总时长约四个小时,而此番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长预计不会超过100分钟。“(从几次排练情况来看)现在节奏还不错,一气呵成,像一部电影的长度一样。”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样的时长安排是出于对气候条件、节俭办赛、安全防疫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总时长上的大大缩减,其实也反映出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在整个的环节设计上,较2008北京奥运会时有了不少变化。从已知的官方信息来看,其中很明显的一处不同就是——本次开幕式将不设大规模文艺表演环节。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它向全世界献上了一场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的主题表演。其中,该表演又分为两个篇章,分别是上篇的“灿烂文明”和下篇的“辉煌时代”。而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则会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不再按照板块来进行区分。

“我们不再设定一个大规模文艺表演的框架,是要收,然后把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融在一起,而不是一个板块一个板块来区分。”张艺谋说,“简约,就像我们拍武侠片,高手的一把剑,非常简单的一剑,带有千钧之力是吧?这就是简约有力量的一种体现。”

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日子,也是农历中的立春。张艺谋表示,这一点也会在开幕式上有呼应。“立春是多好的兆头,对吧?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用到开幕式上,我们说的万紫千红总是春。”

据了解,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将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来展望美好未来。

演员仅3000人 加入更多科技含量

简约而精彩,这会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最大特征。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全世界印象深刻的“人海式演绎”相比,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参与演员人数将大幅度减少,约为3000人,仅为2008年时的20%。

击缶而歌、活字印刷、太极等群体表演节目,这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最有记忆点的几个节目。从官方数据来看,当时进入鸟巢参与表演的演员总人数约在15000名。此次,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演员人数大幅度缩减,尽管如此,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还是有信心取得理想的呈现效果。“就用科技的含量让它人少而不空,让它很饱满,让它空灵而浪漫。”

张艺谋透露,本次冬奥会开幕式将运用现场实时捕捉技术来实现一种互动感。“也就是说你可能在某些场地上,会看到雪花跟演员的流动,完全是互动的。人到哪里,雪花到哪里,或者雪花就会分开,给人让出来。这样的互动,不是你精准排练或者视频和人的精准合成可以做到的,像这样的一种东西都需要新的科技。”据了解,像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端技术这样的新科技成果,都会被运用在这回的开幕式上。

在精简演员的同时,本次冬奥会开幕式的全体参与人员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的排练时间倒是充裕了不少——较2008北京奥运会时多了约两个月。

从2021年3月开始,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演出就进入到制作阶段。2021年3月到10月,主要进行灯光、音乐、舞美、服装等各方面的设计工作,进一步对创意方案进行细化落实。从2021年10月起,相关人员已进入鸟巢内的排练阶段。目前,与本次开幕式相关的创意方案已基本确定。而在2008北京奥运会时,相关人员直到开幕前一个月左右才得以进入鸟巢排练。提前入场不仅能更早地适应场地,对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导演团队来说,还意味着可以在鸟巢内提前进行改造、设备安装、技术调试等。

点火“名场面”?

前所未有低碳环保

在鸟巢内凌空漫步的李宁,他手秉火炬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点火,那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名场面,后来被许多人奉为经典。那么,在此番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火创意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呢?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将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点火创意归纳为两类,分别是竞技类的点火和文化类的点火。而这回他们选择的却是一种之前未有的形式。“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张艺谋介绍说,目前的这个创意方案可以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但由于前所未有,所以他一度也很忐忑,但幸运的是最终方案获得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和国际奥委会的肯定。“很庆幸北京冬奥会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根据张艺谋的预估,观众们看到点火方式后的最大反应可能是“想不到”,但传达的理念又会“一看就懂”,所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接这个任务开始,我就一直想的是点火、火炬能不能有创新?正好我们的口号有低碳环保的理念,还有方方面面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则透露,他们会把自然的环境和人文的情怀通过艺术方式展现出来,“比如说五环展示、运动员入场、和平鸽的展现,再比如说最后的点火仪式,我们都赋予它独特的艺术形式。”

笙精彩剧透

参与性与互动性 增设“致敬人民”环节

不设大规模文艺表演、不对板块进行专门区分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却提前做了一则剧透——开幕式上会有一个叫做“致敬人民”的专门环节。

“我们专门有一个环节叫‘致敬人民’,可以透露这四个字,就是让普通人站到舞台上,包括在热场环节和表演环节上,我们都尽可能地希望是人民来参与。”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整场开幕式将会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形象。同时,开幕式时的鸟巢会场还将与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全国多个地方有所联动。

运动员入场音乐约18首曲目正保密

无论是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运动员入场环节都是开幕式上的固定组成部分,而他们将在怎样的音乐伴奏中入场,这体现的就是开幕式导演团队的巧思了。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音乐正在加紧录制中。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透露,目前该环节大约涉及到18首曲目,而这些曲目现在还处于保密状态。“希望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把运动员的激情、观众的激情焕发出来。”王宁介绍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