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促健康、育人才、塑品牌 培养冠军密码“解锁人”
第A15版:青少年体育 2022-03-07
“上俱赛”总结2021展望2022

促健康、育人才、塑品牌

获奖单位领奖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3月1日下午,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2021年总结表彰会暨2022年工作部署会在杨浦区举行,为2021年的竞赛工作画上句号,为2022年新赛季展开蓝图。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书记蒋丞稷、副主任周战伟出席会议,16个区体育部门训练科长与承办单位负责人悉数参加,共同见证“上俱赛”社会齐参与的累累硕果,为新赛季谋划新篇章。

2021年“上俱赛”从5月开赛,历时七个月,设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击剑、射箭、棒垒球、高尔夫球、橄榄球、攀岩、武术、拳击、跆拳道16个项目的比赛。全年共举办37站比赛,参赛总人数为5949人,参赛总人次为8033人次,产生金牌237枚,赛事的规模明显扩大。

在总结表彰会上,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书记蒋丞稷宣读了《关于表彰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最佳赛区奖、优秀社会办训奖”的决定》。普陀区体育局等八个区体育部门获“优秀社会办训奖”,奉贤超越俱乐部等八个承办单位获“最佳赛区奖”,新起点篮球俱乐部等16个单位获“优秀组队奖”,146名运动员被评为“最佳运动员”,篮球、排球、棒(垒)球和橄榄球共21支队伍获评“最佳运动队”。普陀区体育局和上海市杨浦杨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两家单位作交流发言。

2021年“上俱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推出全新赛事视觉识别系统,上线小程序实现“一机在手,赛事直通”,与五星体育达成战略宣传合作,开发制作奖牌奖状和赛事周边产品,围绕赛事举办“寻找最美笑脸”摄影活动,用新面貌打造“十四五”青少年品牌赛事;二是全力提高办赛质量,通过招标确定各项目承办单位,统一审核单项竞赛规程,委托第三方实施赛事评估,项目上偏重社会化程度高的项目,赛制上设置分站赛、分级赛、总决赛等多种形式,内容上鼓励开展“亲子赛、师徒赛”,提高了赛事满意度和获得感。此外,2021“上俱赛”还首次面向长三角地区开放报名,在做好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吸引了安徽、江苏等地的俱乐部队伍和个人选手参赛,赛事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2022年“上俱赛”将设置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艺术体操)、击剑、射箭、棒垒球、高尔夫球、橄榄球、攀岩、武术、拳击、跆拳道、马术、冰雪、滑板、空手道共20个项目,将于5月至11月陆续开赛。作为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的主题活动之一,2022“上俱赛”在青少年体育精英人才角逐高水平竞技场的同时,开辟普通青少年体育爱好者竞逐冠军的“第二战场”。赛前和赛中,还将组织开展公开征集吉祥物、举办摄影比赛以及电视媒体系列报道等形式,共同营造“爱体育,齐参与,共育人才”的体育氛围。为进一步加强赛事的品牌设计与推广,2022“上俱赛”将引进东华大学的高校智库团队参与赛事的设计与推广,进一步提升赛事运营与推广。

为进一步搭建社会力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平台,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从2016年开始创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是“十三五”期间推出的青少年体育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今的“上俱赛”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已成为年度上海青少年眼中的精品赛事,与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和市少儿体育联赛一起,建立了面向不同层次体育爱好者的竞赛平台。“上俱赛”促进了社会力量参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热情,截至目前,在市青训中心登记注册的社会俱乐部达到185个,已有44个项目的7821名运动员进行了注册。

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副主任周战伟用“精品、特色、优质”六个字来对新一年的赛事工作提出要求,他希望随着赛事各方进一步的紧密合作,“上俱赛”能建设成为上海普通青少年广泛参与的“精品体育赛事”;各项目比赛能成为承办地体育部门的青少年“特色体育赛事”,成为各承办单位独创的青少年“优质体育赛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