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第一次以教练身份进国字号” 孙吉:去学习去实践去挑战
第A04版:国青 2022-03-14
中国U19国青中有“阿拉”熟面孔

孙吉:去学习去实践去挑战

刘闻超

今年开始,中国各级U系列国字号队伍将分别出击亚洲赛场,由外教安东尼奥执教的中国U19国青队计划组织2022年首次集训,以此为今年9月举行的U20亚洲杯预赛做准备。在中国足协公布的集训通知中,有一个名字令上海球迷倍感亲切,那就是孙吉。

离开职业联赛的舞台后,很多人都知道,孙吉去干了青训,个中的忙碌与辛苦大致也能想象得到。可很少有人清楚,就是这样一个看着时间已经不够用的人,如今还完成了亚足联职业级(Pro)教练员学习班的所有课程。首次披上国字号球队的教练服,孙吉充满期待:“对我来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也希望去挑战一下自己。”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刘闻超

“教练毕业论文写了一万多字”

2012年退役后,孙吉就有了投身青训事业的想法,当然,那时的他还只有一个相对朦胧的概念,真正对此有了清晰的计划,还是在他前往西班牙取经之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为孙吉如今走上教练这条路,埋下了伏笔。

“以前只是听人说,青少年这块好像不行,到底怎么不行,我是真不知道,只能靠自己去看、自己去做。刚开始的时候摸不到什么门道,后来慢慢地通过学习,然后继续去摸索、去实践后,开始有一些思路。”2014年,孙吉第一次去西班牙实地探访,那个时候在马德里大区接受足球训练的韩国小球员已经有近1000人,相对而言,中国足球与欧洲足球实现大面积交集的记忆,还是在健力宝时期的巴西之旅。

人数是一方面,欧洲足球的浓郁氛围,几乎充满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足球明星的崇拜和欣赏,令这项运动通常容易成为一份值得骄傲的职业。透过这些光鲜表面,是当地足球界专业人士更细致、更科学的工作模式。“围绕青少年或更小的年龄段,我一直在看欧洲那些国家比如西班牙、德国、比利时,他们都是怎么做的,除了潜移默化中的足球文化和氛围,最重要的就是青训教练在球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当球员处于启蒙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时候,可能我们有时还会凭经验去做一些工作,但是欧洲很早就会从数据、方案展示等一系列成熟的体系入手。”

带着这份认知,孙吉开始为自己的青训俱乐部招揽外籍青训教练。据他自己回忆,那段往返国内外最频繁的日子里,他一年至少得飞四次西班牙,每一个后来在吉祥俱乐部上任的外教,都是他亲自挑选,其间经过了面对面阐述理念、近距离观摩训练课等过程。说是选教练,其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学习。后来用孙吉自己的话来说,当初之所以想挑战职业教练这个身份,也是为了让自己能为俱乐部内的小球员和教练团队得到更完善的培训和成长。“自己从事青训行业后,我也得管教练,就目前阶段而言,我也希望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我们俱乐部的教练,让教练再去教给队员。可能我一个人独立带队,只能带一线队的20多名队员,但如果我来教教练的话,一个教练再带20名队员,那么20名教练就能带400名队员。不敢说这么做一定就会成功,但我们正在努力,并且愿意去尝试和改变,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

对于自己的教练生涯,孙吉很看重,自然也非常努力,“光是职业级教练学习班的毕业论文就写了一万多字”,大到对足球的理解和认知,“小”到对阵型的解读,每个位置的技能需求和职责等,孙吉坦言收获不小。昔日恩师朱广沪对这位后辈也不乏鼓励:“朱导告诉我,要好好学好好用,这些一定都是有价值的东西。”

“我不会骂人,但喉咙会比较响”

在这次前往U19国青之前,孙吉已经有过一定的实际带队经验,他麾下有两支精英队,一支是U17年龄段,一支是U15年龄段,因此在投入角色上不会有陌生感。当然,他也承认就队伍的水平和规模而言还是完全不同,毕竟这次参加集训的球员,基本都是U19年龄段全国最好的一批人。

当球员那会儿,孙吉曾与多位本土教练共事过,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比如徐根宝的严厉,抑或是吴金贵的善于沟通。“那天刘指导(刘军)来我们俱乐部做青训工作调研的时候,还一起谈到过当时申花的另一名外教涅波,他也是属于比较‘儒雅’的一类。”孙吉回忆道。

“那么你属于什么风格呢?”对这个问题,孙吉倒没迟疑:“我觉得我挺严格的,我对我们球员要求比较高,我不会骂人,但喉咙会比较响。我说现在把比赛场上可能用到的应变能力(方法)教给你们,就像加减乘除一样,让你们自己去选择,你们只要掌握好,应该怎么做,等到了场上就自己去发挥,自己去判断合理性。如果我教给你了,你都不好好练,那就说明你要么心不在焉,或者你没有掌握好,这就要挨批评。但如果只是比赛中出现失误,我不会来说你。”孙吉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去年一场比赛中,吉祥俱乐部的小队员在1比0领先的情况下,由于门将最后时刻的失误白白葬送胜利,结果孙吉非但没有训斥对方,反而安慰起这名队员的家长:“可能这一幕在职业联赛当中是无法被容忍的,但是青少年比赛中偶然性太大,不能以结果为导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也是育人的过程。”

严厉而又不失耐心和宽容。孙吉的做法,令人想起2002年二度执教申花的徐根宝,那一年根宝大胆起用孙吉、孙祥、杜威、于涛等一批青年才俊,结果一度创下申花联赛历史最低排名,他本人也因此下课。然而一年之后,同样的一批人却在联赛中打出各自的精彩。孙吉的弟弟孙祥后来这样说:“徐指导等于是用自己的下课,换来了我们的成长。”现在,孙吉也希望自己在教练这条路上可以不断成长。“我就是主张轻结果,重过程,俱乐部开会时也从来不会向我们的教练要求一定要拿冠军。即使比赛输了,能不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输球也是学习。但我一直和他们说,如果你们将来不想成为比赛结束后因失败而流泪得一方,现在就必须好好磨练自己。”

“关注度高,压力就大,很正常”

不夸张地说,中国足球正经历着关键的变革时期,成年国家队在世预赛中的挣扎算是一种阵痛表现,自然而然的,人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放置到年轻一代身上。做过球员、干过青训、运营着俱乐部也学过教练……足球世界中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角色,孙吉都经历了个遍,换言之,所有不同形式的压力他也都尝了个遍。

“可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足球场,作为教练有压力,但是能够带领队员去比赛、去赢球,这种酣畅淋漓是一份回归本质的痛快。在运营俱乐部时,会有经营、人事、管理的压力,你需要去承担责任,不顺的时候也挺怨,可同时也会享受其中,毕竟我们就是干这份事业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把心态调整好。”孙吉说。

说道压力,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正在海口备战剩下两场世预赛的国足。孙吉说,国足的每场比赛他都会看,更不用说现在自己马上也要投身于国字号队伍的工作当中。从球员到教练,对足球的理解和认识会不一样,对于外部的舆论和压力,也就有了更成熟的思考。“关注度高,压力就大,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事情,全世界足坛都一样。对球员来说,这是一种历练。当然,如果有人说我不好,我肯定会不开心,关键在于怎样把事情本身总结清楚,确实有问题的话就改,没问题的话就调整好自己,换言之即便你做得好,也会遭受一些非议,所以还是看自身如何摆正好心态。”这些话,孙吉既是在谈论中国足球,其实也是回味曾经的自己,相比一些同龄段的师兄弟,他在职业生涯依旧是黄金期时告别,这也让他领先于别人,更早一步走上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有了现在更“多元化”的自己。“这可能就是命运为我关上一扇门,但开了一扇窗的意思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