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都市运动中心已成一片新热土 广告
第A12版:体育生活 2022-12-26
试点项目立足“体育+”

都市运动中心已成一片新热土

章丽倩

在过去一年中,上海市民身边的都市运动中心继续稳步增长。根据《上海市体育局关于推进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意见》,经相关单位申报,区体育局审核,组织专家评审,近日,上海市体育局认定徐家汇体育公园、虹桥·冠军汇、嘉亭荟动感天地等12个项目为2022年度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商圈里的“体育+”

每年岁末,沪上都会出现一些季节性冰场,以供难得一见冰雪的申城市民享受冰上之乐。与前些年相比,现在这些季节性冰场的选址呈现出更明显的与商圈“捆绑”的态势。实际上,立足“体育+”不仅是季节性现象,而是已成为近两年国内大中城市商圈转型模式中颇为亮眼的一支。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根据《上海市体育局关于推进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意见》,经相关单位申报,区体育局审核,组织专家评审,上海市体育局于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在此番获得认定的12个项目中,嘉亭荟动感天地、南翔印象城MEGA运动中心便属于和都市多元休闲模式融合度较大的两例。

周末的上午,一对家长在把孩子送进跆拳道培训班的场地后,爸爸转身去了旁边的篮球场与球友们会合,妈妈则走进健身房,开始周末的常规锻炼。午餐时间,一家人聚到一起,选一家心仪的餐厅进餐。午后是他们的采购时间,全家所需基本可以“一站式”买齐。让体育不再仅仅是体育,为运动场景提供新的赋能——“体育+商圈”的这股新气象已扑面而至。

嘉亭荟动感天地,它是嘉定安亭首个集住宅、商场、办公楼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该综合体总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已拥有屋顶足球场、屋顶篮球场、瑜伽房等体育设施,涵盖足球、篮球、瑜伽、极限飞盘、跆拳道等项目。目前,嘉亭荟动感天地正以潮流体育运动为主题进行自我打造,且已举办过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足球比赛、3V3超级篮球联赛等各类赛事。南翔印象城MEGA运动中心则是集体育、文化、商业于一体,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1.9万平方米,已拥有特色的400米天空跑道、足球场等体育设施。

立足“体育+”不仅能为商圈引流,还能在满足消费者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他们在娱乐休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与将运动融入生活的健康理念恰好融合。

多款式满足不同需求

在2022年获得新认定的12个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中,已部分开放运营的徐家汇体育公园无疑是其中最具城市历史情怀和最受关注的一处。

升级改造后,徐家汇体育公园成为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的城市体育地标,涵盖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步道等较为热门的群众体育项目及场地设施。目前,徐家汇体育公园已积极引入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打造与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匹配的“卓越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

作为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娱乐一体化的体育新空间,比起传统的体育馆、健身房模式,都市运动中心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场景”,其本质上是全民健身和相关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都市运动中心是上海市民健身的新去处、消费的新载体、城市更新的新空间、健康上海的新地标,围绕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健身需求,推动体教文旅商等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市民高品质生活。

据了解,目前申城的都市运动中心大致可被分为园区型、商区型和户外型三个类型。未来,本市体育部门将继续指导有关项目进一步聚焦市民高品质、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持续做好项目运营管理和服务,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打造功能完善、富有特色、市民满意的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