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春节之前,我和一些朋友去根宝基地看望根宝。
那天中午,根宝站在大厅前迎接我们。对我说,小葛,好久不见。
算下来,根宝基地破土开荒时,我去过;基地建成,拥有120多名小队员时我去过;那几块大石头运到之后,我去过;根宝为筹基地资金,开放宾馆,为来宾陪酒,卖书卖球签名时,我去过;基地第一批球员组队打中甲联赛出征前,我也去过。从坐渡轮到大桥隧道建成后开车去过,根宝基地从无到有至盛,基本上我都是见证者,当然,我更见证了根宝这个人。
根宝建设崇明基地,也是他特有的各种聪慧和执着的体现。当初崇明县给他这块地搞青训,或租,或买,通常人们都会选择租,毕竟一次投入不大。但根宝认为,租的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咬咬牙拿出毕生积蓄800万,又向银行贷了1200万,将这块地的产权证写上他徐根宝的名字。
地拿下来了,债务也上头了,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大堆钱的利息要还。于是,根宝拉下脸来,四处邀人来基地旅游、住宿、吃饭,从不喝酒的他不得不端着酒杯周旋在每一桌边,陪着笑脸和酒醉的客人合影……
那段日子对于根宝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也是一种历练。他不得不如此,只是为了他的足球基地,为了他的个人理想。
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在中国足球市场火爆的前夜,他套现了他的“东亚队”,用这笔钱还清了银行债务,根宝基地,终于真正成了根宝基地。
没有想到的是,足球市场的火爆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根宝的“东亚队”如果晚出手一年,价值很可能翻倍。但他却说,如果晚出手,在这一年里,也许不得不把武磊等主力球员卖掉以维持基地生机,队伍可能散了。而现在,根宝基地依然红火,仍然有几支梯队60多名孩子在训练,他们中的优秀者,很可能是中国足球的明日之星。
1944年1月26日出生的徐根宝,今年充其量也就是79岁,但中国人有做九不做十的习惯,因此今年年初二(阴历生日)那天,他的许多弟子都齐聚根宝基地,为这位老帅加恩师庆生。根宝背不驼耳不聋,思维敏捷,表达清晰,走起路来脚步还是那样有力。从外表上看,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或许,深入血液的足球给了他不一样的身体机能,总之,他不是个平常人。
进入2023年,根宝还是一样,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理想变为现实。
根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