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上届冠军纳达尔和二号种子鲁德早早出局、男单八强战中仅有一名非“95后”,但能镇住场的还是德约科维奇这类巨头球员。
上赛季,阿尔卡拉斯、鲁内两位“00后”球员如火箭般分别升至世界第一和打入世界前十。“00后”球员的出现,不仅冲击了“95后”球员的地位,也给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等人带来了一定威胁。但与这种冲击不符的是,笑到最后的还是德约科维奇这类巨头。
是德约科维奇太强,还是新生代球员无法对巨头造成实质性威胁?“95后”“00后”球员的成长有目共睹,今年澳网男单八强、四强中仅有德约科维奇一位非新生代球员。梅德韦杰夫等人同样也是大满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但为什么这些新生代球员往往很难在大满贯有所突破?
今年澳网男单八强中,有谢尔顿、保罗和科达三名美国新生代球员。他们携手闯入男单八强,或许意味着美国男网的复兴,但男单头号种子纳达尔、二号种子鲁德早早出局,同样给了三名球员前进的机会。纳达尔和鲁德被爆冷,除了主观的技战术问题,还有客观因素,比如纳达尔的伤病、鲁德表演赛参加过多导致疲劳等因素。美国男网是否能卷土重来,回到罗迪克、费什的时代,还要让法网、温网和美网来检验。
这类天赐良机,能让一些新生代球员有前进的机会。但当真正的机会,也就是挑战巨头的机会来临时,往往他们会被“打回原形”。撇开谢尔顿、保罗等人不谈,就连和德约科维奇交手四次的俄罗斯球员卢布列夫,在赛后都会表现得生无可恋。澳网男单八强赛,德约科维奇以3比0的大比分打崩了卢布列夫,也打崩了俄罗斯人的心态,让后者赛后只能露出沮丧却又无奈的表情。
对于“95后”“00后”球员来说,能够打入大满贯第三、第四轮,甚至是八强、四强已是一种突破。因而,他们的心态会随之水涨船高,认为自己有机会继续前进。但他们继续前进的前提,是要明白自己能够前进的原因,以及自身的水平。比如,纳达尔和鲁德提前出局,导致澳网男单上下半区分别缺了一名压阵的球员,让谢尔顿等球员得以前进。这些在澳网有了个人突破的球员,他们的真实水平并不是偶尔的一次大满贯八强、四强来决定的,而是他们能否在此之后有稳定的输出。
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等仍是巨头,但新生代球员的崛起已不可忽视。或许,等这些“95后”“00后”再向德约科维奇“交些学费”后,男子网坛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