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领头羊更需要平常心 奇迹生于1992年 玩耍出天才 米兰德比欧冠加时篇 老味道申花
第A02版:专栏 2023-05-12

玩耍出天才

棋哥

棋哥

天才!服了!全红婵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3)满分。七个裁判,六个给10分,尽管还有一个裁判 “骨头里挑鸡蛋” 压到9.5分,但也被“去掉一个最低分”给规则掉了。

这让我想起影响几代人关注跳水运动的老电影《女跳水队员》,那位比全红婵还大一岁的17岁体校队员陈晓红为解救落水儿童,救人心切的一跳却跳出难度5311(反身转体半周翻腾半周),这几乎是玩10米跳台爱好者曾经高不可攀的动作。巧合的是电影《女跳水队员》故事取材,正是全红婵的家乡湛江。

在顶级优秀运动员中,真要承认“玩耍出天才”这一绝活儿。

全红婵的启蒙教练陈明华就谈过,当年他去湛江市麻章镇迈合小学发现一个一年级小女生,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蹦格子,玩乐中就表现出体态轻盈,动作灵活,弹跳和柔韧性的绝佳天赋,这孩子就是全红婵。尽管当时全红婵还不会游泳,但玩耍中走出的体育天才一旦目标明确,那就挡不住了。

中国奥运史“零的突破”创造者许海峰就说过,他在1984年首夺奥运冠军后,有记者写稿说“许海峰小时候玩弹弓打鸟打得准”。许海峰解释“那个年代哪个男孩子不玩弹弓?但是我确实在玩耍中有一个绝技,那就是叉鱼……”许海峰儿时拿着鱼叉去河里、湖里、水塘叉鱼,每次都能叉回二三十条。

您想想啊,许海峰出门叉鱼一次,够全家人吃多少顿红烧鱼、清蒸鱼?玩耍中还能提升家里的餐桌美食,瞄准叉鱼的天赋自然就嫁接到射击运动之中。

奥运冠军王义夫也提起过他儿时玩“弹球”的功夫。

我去过辽阳王义夫父母家,王义夫的射击天赋也是从小玩“弹球”玩耍出来的。王义夫玩“弹球”打得准,当年在辽阳兵工厂家属院是出了名的。回到家里他就在炕上瞄准打弹球,几乎百发百中。以至于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去王义夫家里告状:“你家孩子把我家孩子的弹球都赢走了……”

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去?我看就是我们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在U13之前这个阶段过早进行体能训练、比赛对抗、大运动量拔苗助长……所以玩耍的天才被埋没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