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一平
帕金森患者也能打乒乓球,甚至还能帮助康复!10月25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主办的乒乓球大讲坛之《帕金森与乒乓球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在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举行。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出席了该活动。本次大讲坛通过乒乓球运动与帕金森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体医融合”概念。
讲堂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教研室主任吴绪波通过多个不同帕金森患者的案例,介绍了帕金森病人运动障碍的具体表现,帕金森的临床治疗方式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运动能力的改善是帕金森患者康复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将毕生精力投入乒乓球事业的体育人,徐寅生在讲堂上分享了自己对于乒乓球与运动处方的看法。“很多年以前,我就听说乒乓球可以作为运动处方,但没想到现在乒乓球可以具体地帮助某种疾病的治疗,我也很惊讶,也很开心乒乓球能帮助更多的市民。”徐寅生介绍,国际乒联还有专门的“帕友”乒乓球赛事——国际乒联帕金森世界锦标赛。这是一项由帕金森患者发起,国际乒联组织,帕金森乒乓球爱好者参与的一项国际乒乓球赛事,最早在2019年于纽约举办。
为了让中国的“帕友”们也能通过乒乓球促进帕金森的康复,徐寅生特别和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合作,开设了本次《帕金森与乒乓球系列公益讲座》,据了解,后续还将有更多相关讲座以及赛事、社区推广活动落地,扩大乒乓球“体医融合”理念的推广。
“最早我们打乒乓球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在奥全运会上夺冠,为祖国争光。后来,我参与乒乓球群众推广,希望让市民们有一个终生的体育爱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现在,体育可以为医疗服务,运动处方能帮助许多患者改善自己的生活,甚至治疗疾病,这让体育有了更多的意义。”正如徐寅生所说,随着健康理念的发展,如今体育有了更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