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上海优秀运动队“大比武”! “运”育未来  向新出发
第A11版:青少年体育 2024-02-05
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运”育未来 向新出发

丁荣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右一)为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2月2日,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东方体育中心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

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副局长宋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出席会议。市体育局、市教委相关处室,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及各运动项目中心、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市级体校、各区体育局以及相关项目协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为获得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并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上海体育发展条例》都明确提出“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战略性地位。2024年,要紧紧围绕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个主要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正视上海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普及、体教融合等方面面临的瓶颈和挑战,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体教协同合作,优化“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学校体育发展,推动体教融合取得新突破;二是完善各区重点项目布局,全力推动区级体校改革,加强重要训练阵地建设,夯实人才培养阵地;三是提高选材育才质量,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加强青训教练员队伍建设,推动科技赋能;四是推进优化训练体系,充分发挥各项目中心教研组作用,加强一、二、三线贯通;五是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活动供给,打造品牌赛事,培养终身运动者;六是注重立德树人,以体育人,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宣传教育,以体育正能量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回顾总结了2023年本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情况,并对2024年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部署。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重点工作。强化“一条龙”学校训练管理,完善训练竞赛组织管理机制。积极服务学校体育发展,推动体校、社会俱乐部和普通学校合作办训。会同市教委启动实施学校体育教师公益培训千人计划,共同举办“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活动,倡导公共体育场馆以及体育社会组织向中小学生公益开放。会同市教委做好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组织工作,积极推进项目校园普及,着力选拔优秀体育人才。二是着力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寒托班)体育培训课程配送,推动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技能。继续举办“MAGIC 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奔跑吧 少年”青少年体育主题四季活动等青少年体育系列活动,提升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加快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强化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注重仪式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三是持续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强化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本市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等后备人才重要阵地建设。深化三种模式办训改革,推进区级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建设,加强对“一条龙”布局学校课余训练管理,评定新一轮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提升青训科学训练水平,推进科学选材育才,促进一、二、三线有效衔接。制定上海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竞赛改革方案。规范青少年高水平赛事组织,强化青少年体育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管理。

会上,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与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共同揭晓了2023年度上海市青少年体育榜单。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为2021-2024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授牌。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为2021-2024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代表及2023-2026年度上海市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区属)代表授牌。市竞体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为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团体奖牌奖”单位代表颁奖。

上海市竞技体育备战办公室训练体系贯通(选材育才)委员会、徐汇区体育局、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三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分别从一、二、三线贯通以及体教融合与社会办训三个方面作了交流发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