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胡金秋:和教练沟通太少
第A10版:CBA 2024-03-25
《过去的夏天》揭开伤疤,窥探中国男篮失败根本

胡金秋:和教练沟通太少

薛思佳

为牢记疼痛,央视节目《过去的夏天》继续邀请到了三位首次参加男篮世界杯的队员朱俊龙、胡金秋和崔永熙,一同直面那个难以忘怀且充满遗憾的2023年夏天。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北京时间昨晚,CBA常规赛第47轮全面展开,上海久事男篮主场以122比103战胜天津先行者男篮。由于季后赛排名的直接竞争对手北控和深圳两队均在本轮输球,上海男篮的排名稳定在第六名。下一轮,球队将在周二继续坐镇主场迎战深圳马可波罗队。

回顾过去的夏天,胡金秋称得上是中国男篮阵中发挥较为稳定的球员之一,尤其是在战胜安哥拉队的比赛中,他出色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正因如此,有关胡金秋上场时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杯期间外界谈论的焦点,“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上场时间,可能教练也会有自己的顾虑。因为自己是第一次打世界杯,没有大赛经历。唯一能做的就是随时做好准备,把自己所有的能量发挥出来,去帮助球队赢球。”

从世界杯前两场小组赛鲜有出场的机会,到后期逐渐坐稳先发位置,胡金秋用自己球场上的拼劲和努力赢得了教练组的信任。不过令人稍许感到惊讶的是,据胡金秋透露自己在此期间和主教练的交流特别少,“我和主教练的交流次数整个夏天不超过10次。这和我自己性格有关系。我其实不知道和教练聊什么好,因为上场时间不是球员去考虑的。我就做好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给教练压力。”胡金秋表示乔尔杰维奇对自己要求最多的就是展现出积极性,另外就是多投三分,“这确实也是世界杯上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所有大个子基本上都会投三分。我也需要去向他们学习,扩大射程,这很重要也很关键。”

在以1胜4负的战绩结束世界杯征程之后,中国男篮迅速投入了杭州亚运会的备战工作。对于15岁就到杭州的胡金秋而言,这里无异于自己的第二家乡,自然也希望能够在家门口站上最高领奖台,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半决赛打菲律宾队,其实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希望把情绪释放出来。那场球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重要,一是半决赛,又是复仇之战,可能是背的包袱有点重,最后有点缩手缩脚。”

让胡金秋感到更为难受的,是在结束与菲律宾队的半决赛之后,还有一场与中国台北队的争夺第三、第四名决赛在等待着他们,“这是我打球这么多年最难受的事情,现在都不敢去回忆。那场球是我打过最难受、最压抑,甚至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一场比赛。”胡金秋说道,“那场球赛后很多人都哭了,一是不甘心,二是遗憾,三是那个经历特别痛苦,特别难忘。真的很难过,没想到这个夏天就这么结束了,收获了很多东西,但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心态真的很崩溃。”

谈及亚运会的种种,胡金秋有些情难自己,“更崩溃的是还要去参加颁奖仪式,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就感觉很遗憾,没有站上最高领奖台。大家都挺遗憾,所以这段回忆就很痛苦,当时我们12个人坐车去领奖的时候,大家表面上都很平淡,但是真正到场地的时候,每个人都说不出话来,不是滋味。所以让我记忆就特别深刻,一旦回想起来,现在都感觉很触动。”胡金秋说道,“回忆到现在,心里满满都是遗憾。我也一直在想如果自己做得更好一些,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但是没有如果,只能去接受。”

虽然没有在世界杯和亚运会的舞台上取得想要的成绩,但仅个人的表现而言,胡金秋坦言自己做到了问心无愧和全力以赴,“我给自己打10分,我做到了每个球都去拼、都去抢。但是你要说到成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分了。要说我自己的话,我真的问心无愧,我做到了我该做的。”

朱俊龙

首场比赛信心就打没了

作为胡金秋在联赛中的队友,朱俊龙同样也是职业生涯首次踏上男篮世界杯的舞台。

与胡金秋早早锁定12人名单席位不同的是,朱俊龙是踏上世界杯末班车的成员,“最后14个人的时候,我和胡明轩觉得是我们两个人要走了,当时我们就说放手一搏,因为谁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最后名单公布的时候,我们都很开心,感觉心里的石头放下来了。”

从未有过任何国际大赛经历的朱俊龙,用“超级兴奋”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初登世界杯赛场时的感受,但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和塞尔维亚队的比赛感觉摧毁了我们的信心,就感觉到我们和世界篮球确实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朱俊龙特意拿了德国和塞尔维亚这两支世界杯冠亚军球队举例,“这两支球队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德国篮球偏向于美式打法,突出个人的能力,像小瓦格纳可以说是完全把我打服了。而塞尔维亚则是典型的欧洲篮球。乔帅也想把我们打造成这种风格,但我们从小的篮球理念和训练的东西,与这些内容不接轨。”

在世界杯与菲律宾队的比赛中,朱俊龙承担起了盯防对方进攻核心、归化球员克拉克森的重任。在上半场仅让后者拿到9分的情况下,下半场却风云突变,让这位获得过NBA最佳第六人的球员在第三节单节拿到24分,“当他连着投进两个三分的时候确实有点蒙,心想胜利的天平确实倾斜了,已经不在我们这边了。如果再有这么一次机会的话,我会上去先犯规,我会把比赛节奏打乱,不会让他连续得分。”遗憾的是,在现实面前,“如果”二字是显得如此无力。

更让朱俊龙感到崩溃的,是亚运会与菲律宾队的比赛中,对方另一位球员布朗利几乎复刻了克拉克森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以一己之力帮助球队在杭州完成对中国男篮的逆转,“我觉得当时有点想赢怕输的感觉。我个人来说,又想起世界杯面对菲律宾那一幕,心想不能,不能又被菲律宾赢了。”据朱俊龙透露,自己当时没料到会在最后一攻时被替换下场,“我以为我会参与到最后一攻。但我尊重教练的安排,而且我相信我的队友。最后一球,张镇麟那球投的,我觉得没有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只不过当时我比较疑惑的是,时间还剩下3到4秒,我们可以犯规,这样我们还都有机会。那个时候不是我们放弃的时候,如果是我的话,不管谁出手,我都会去冲上去抢篮板,即使对手抢到,第一时间肯定是犯规。”

在朱俊龙眼里,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夏天,一切好与不好的回忆,都会被他转化成人生中的阅历,“我觉得我努力了,做到了上场1分钟,拼够60秒,但可能确实是能力上有不足。”朱俊龙说道,“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确实心理上的负担很大,感觉很累,也找不到方法去缓解这种心累,只能不去想这些事情,还是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东西,相信终有一天会放下的。”

崔永熙

我们不擅长临场应变

与朱俊龙同为锋线球员的崔永熙,在20岁的年纪迎来了个人的首次世界杯之旅,“比较兴奋和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不知道有多少上场时间,当时给自己压力有一点点大,世界杯开赛前两天都是辗转难眠,有点焦虑的状态。”

作为年轻球员中的佼佼者,崔永熙深受主帅乔尔杰维奇的喜爱,不过在世界杯期间他的出场时间寥寥,“其实自己在场下是憋了一股劲的,就想着上场一定要干。我也想多上一些时间,多为球队做一些贡献。虽然老乔对我要求很高,但要求我在场上做的东西不会特别多,就是做好防守,抢好篮板。”

世界杯小组赛前两场连续大比分输给塞尔维亚和南苏丹,被崔永熙形容为对球队的当头一棒,“大家都挺迷茫的,情绪很低落,没有人说话和沟通,主教练也不知道说什么。”崔永熙表示惨败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球队的防守能力不足,“防守能力首先要从个人方面提高。郭士强指导说,建立防守体系需要三年,但我们像‘雇佣兵’一样,合在一起就练几个月,又是一个新教练,很难得到好的效果。我们现在在俱乐部实行的是老乔的防守体系,到了国家队就能适应,但其他球队不是,最后就有点‘四不像’的味道。”

采访中,崔永熙也提到了乔尔杰维奇与球员之间,在篮球理念方面的矛盾与冲突,“说实话,我们中国的球员,不会自己在场上擅自地改变一些教练组布置的计划,但塞尔维亚球员被灌输的是,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做什么事,而不是要教练去告诉你。”崔永熙拿世界杯时中国男篮与菲律宾队的第三节举例,“我们球员在场上一直想着听教练怎么安排,等待老乔什么时候下达指令,结果对手领先20分才叫暂停。我们和他的矛盾就在于我们在等他说,但他不是这么想的。”

一个月之后再战让自己颜面尽失的菲律宾队,中国男篮却又一次成为了对手庆祝的背景板。在那场比赛结束之后,有关张镇麟最后一攻的选择方式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作为队友,崔永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这人不说虚的。这球按照张镇麟的身体素质,你肯定得突进去,除非是你没有看到时间。你没有看到时间,中投就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时间确实是足够,而且按照他这么好的身体素质,突进去不是犯规就是进,那你就是英雄。而且胡金秋也卡好位了,这球就是应该进去杀伤的,确实是他的选择问题。我也跟他说了,我说这球你就应该进去扣,我说你怎么没投,但其实这就是投进和没投进。”崔永熙说道,“但是这种球你不可以自己靠想象,我当时不是在场上,这有点太自大了。我们现在只是分析,他当时该怎么做。不过他当时的情况,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说现在告诉他当时该怎么做的话,也是不科学的。”

在崔永熙看来,连续两场输给菲律宾队的比赛,是自己职业生涯至今最窝囊的两场输球,“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也没输过这么难受的球,太窝囊了,感觉头都抬不起来。更衣室里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没人敢相信这个结果。”面对既定事实,崔永熙还是选择用积极的一面去看待,“过去这个夏天的历练,说实话很开心,让我看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