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荣 摄影 李一平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20日至22日,市体育局举办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各区体育局分管局长、竞训科长,以及市区两级体校负责人共9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做开班动员,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作专题授课,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参加分组讨论并做总结讲话。
宋慧在讲话中指出,作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水平直接决定了上海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成效,要积极发挥“工匠精神”和“接力棒”作用,加强对新形势新政策的学习和把握,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积累,推动本市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她对培训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加强沟通;二是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三是要深入思考,创新理念。
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丰富,罗文桦以《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奋力构建上海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为题,从“竞技体育当前面临的备战形势和挑战”“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奋力构建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竞技体育的历史沿革、取得的成绩、整体现状、改革方向和工作要求,立足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特点,同全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人员共谋上海竞技体育“长效能、可持续”发展。
本次培训班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承办,旨在通过深入学习、交流研讨,推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法规处)、市竞体中心、市体科所(反兴奋剂中心)和市青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围绕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体育法治、选育才贯通、体育科技助力、青少年反兴奋剂和青少年训练当前工作重点和发展态势做了专题讲座。市青少年体育协会、黄浦区体育局、宝山区体育局和崇明区体育局的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参训干部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一二三线”贯通、如何推进科学训练和传统体校改革以及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班为本市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搭建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为推动上海青少年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2022年,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公布了2022-2025年“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带头人名单,全市共有12人获评,这也是上海首次开展“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的申报评选。“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旨在发挥优秀教练员带头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教练员,带动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两年时间过去,“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建设如何?又有何种新举措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练员?我们将走访12名“名教练”,听听他们培养年轻教练员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