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韦世豪世预赛前无球可踢 晚报杯“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A10版:中超 2024-07-24
2024第39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上海赛区预赛火热进行中——

晚报杯“飞入寻常百姓家”

程超

陶洪亮作为青训教练带队参加晚报杯 陈嘉明 摄

静安赛区预赛圆满落幕 本报记者 陆雪翎 摄

2024第39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上海赛区预赛正在进行中。今年共设七大分赛区,其中,松江、静安、临港赛区的比赛已圆满落幕,闵行、黄浦赛区正在激战中,浦东新区和普陀赛区的比赛将于几日后打响。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黄浦赛区

“专业范”十足,原中超球员带队参赛

7月22日,黄浦赛区正式开赛。62场青少年足球赛事于黄浦滨江畔打响,15支初中队和32支高中队正向上海赛区决赛入场券发起冲击。

原中超球员的“第一次”

首个比赛日上午,原中超职业球员陶洪亮作为初中组球队的教练,出现在晚报杯赛场边。1997年出生的陶洪亮球员时期曾先后效力中超山东鲁能和南通支云俱乐部,并曾在挪超球队斯塔贝克留洋。今年,他从职业队退役后,拿起了青训的教鞭。“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带队参加比赛,对我来说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次经历。”

从职业球员到基层教练,陶洪亮目前正处于适应阶段,他坦言相比球员时期只要管好自己,如今教练员的工作需更加细致:“作为教练,需要全方位地把球队管理好,队员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练对于每一处细节的关心。”

“像晚报杯这样的青少年足球比赛,能够为爱踢球的孩子提供平台,促进他们去喜欢这项运动,从而更加努力地去投入训练,去钻研,去进步,这样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陶洪亮说。

青出于蓝,父子齐上阵

何信良和何家欣是上海足球裁判圈内一对颇具名气的父子。父亲何信良于1996年开始参与晚报杯工作,现如今是晚报杯黄浦赛区竞赛负责人,也是国家一级裁判员。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儿子何家欣也开始了在晚报杯赛场的“工作”。

“今天是黄浦赛区比赛第一天,整个区的工作量比较大,作为区足协的一分子,我也来到现场帮忙。”何家欣告诉记者,今年晚报杯他有两重身份,既是高中组杨浦城市竞技队教练,又是黄浦赛区裁判员,“今年本来我打算作为球员报名参赛,想抓住高三最后一次参赛机会。但因为要兼顾裁判员工作,最终我选择作为球队教练参与其中。当然了,所有比赛我都遵守了回避原则。”

初中时期,何家欣就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称号,成为上海年龄最小的裁判,执裁过多届晚报杯比赛。“我参加过晚报杯比赛,也执裁过晚报杯,如今还体验了教练的身份。这个赛事我从上学时期就一直参与,我想未来在步入社会后,我还会继续和晚报杯有联系。”

■静安赛区

螺蛳壳里做道场见证小球员成长

静安赛区的比赛已于上周六落下帷幕,44支高中队伍和24支初中队伍在为期六天的比赛中累计进行了近百场比赛。62支参赛球队,静安赛区成为上海七大赛区中名副其实的“标王”,据静安赛区竞赛负责人朱明介绍:“今年来到静安赛区参加比赛的学生不仅有本辖区的,还是有虹口、杨浦、青浦等区域的学生队伍,参赛队伍创下历年之最。”

比赛所在地静安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内仅两片五人制足球场,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个问题考验着该区赛事组委的统筹协调能力。“为保障赛事的有序进行,我们把原来在中心训练的足球队安排到附近11人制大场地,白天将两片五人制场地空出来安排比赛。同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当日比赛时间。”朱明坦言,队伍多、比赛密更考验着赛事安全,“正值酷暑季节,赛程又很紧凑,我们仍然会增加每场比赛的补水时间,裁判员也会时刻注意场上学生的身体情况,当察觉球员有中暑趋势,会立刻进行相关预防措施。”

最终,浦江联队从静安赛区突围,拿到了上海市级决赛的入场券。队伍中有一位晚报杯的老熟人——张佶闻,他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升高二的学生。小伙子从幼儿园开始接触足球,步入初中后首次参加晚报杯,此后每一年暑假参加晚报杯相关活动。“第一次参加晚报杯是在初二暑假,当时获得了上海赛区总决赛季军。去年,初中毕业后我也来参加,成绩有所‘退步’,仅晋级了市赛八强。”张佶闻说。

与此同时,张佶闻还是去年晚报杯学生记者团的一员,他跟着东方体育日报视频摄像老师学习了剪辑技能。“当时报名公益性质的小记者班,想从不同角度去看足球比赛,换个视角看自己热爱的足球运动。也正是去年学生记者的这段经历,更加丰富了我的足球生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