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仁
●申花外援马莱莱离开上海,到机场给马莱莱送行的人寥寥无几。申花球迷蔡宝健制作了一面印有马莱莱卡通画的硕大旗子送给了申花11号,有情有义。此后,申花更衣室里为马莱莱送别的视频也见到了,主帅斯卢茨基、队长吴曦与马莱莱握手相拥,深情作别。再之后,申花俱乐部送别马莱莱的官宣也来了:“67场正式比赛、36粒进球、一座足协杯、一座超级杯,谢谢你马莱莱!感谢,祝福!”马莱莱在申花球队服役两年,受到了俱乐部高规格的辞别礼遇。他走了。何日君再来?
马莱莱是走了,马后炮却来了。这里所指的“马后炮”不是中国象棋中的经典杀招马后炮,而是指一些事后诸葛亮。对马莱莱下个赛季的去留,事先不声不响,甚至还有点装聋作哑。但是当申花俱乐部最终顺应球迷、媒体的民意作出了不再续约马莱莱后,“马后炮”们轰轰作响了:“这么优秀的外援中锋,竟然放弃了!作孽作孽啊……”对马莱莱的最终离去,大表惋惜,大感遗憾。一些自媒体有长篇大论的,在申花30年的队史中以纵向来比较马莱莱是如何超越了许多以往的外援明星大佬,其性价比是何其高也。“马后炮”们还有在当下中超联赛里用横向检验马莱莱是怎样胜出了交关诸侯俱乐部的当打外援的,其实战能力是何其强的。只是令人奇怪,这样的纵向、横向比较足球宏论为啥在事先不来表个明白、说个彻底呢?寻常生活里的马后炮最擅长的,不是事先提出问题所在,也不是事先摆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而是等候在事后来表现自己:“侬错脱了,而阿拉是早就知道了,晓得哉?”啥人会服帖这样的马后炮、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呢?即使你还是善意的。
●一支球队在赛季后、赛季中调整阵容时,送走一些球员,迎来一些球员是常态。没有千年不散的宴席的。我一直以为,俱乐部在招募新外援时,是需要有点运道的。只要看皇马觅得姆巴佩后现在的处境,就该明白最强的、最好的外援并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球队大腿。
祝申花的新援引进事宜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