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WTT常规挑战赛太原站,朱雨玲获得女单亚军。进入2025年,朱雨玲的竞技状态呈现出“第二春”的良好势头。新加坡大满贯赛上,她从资格赛打起,先后战胜杜凯琹、平野美宇、大藤沙月;仁川冠军赛中,朱雨玲击败早田希娜、徐孝元;本次太原站比赛,她又接连战胜中国队钱天一和陈熠。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远离赛场四年半的时间里,朱雨玲整个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在赛后采访中体现得尤为直观。她表示:“当我重新回来之前,我一定是考虑了非常多。如果还是同一种玩法的话,那我肯定不会再次选择回来。我目前的状态如果在旁人看来可能有一点没苦硬吃的感觉,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生就是应该是充实的。”“当看过更大的世界后,回到赛场会发现乒乓球变小了。”从这些采访言论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朱雨玲身上散发出来的厚重感。她的乐观并非刻意营造的“人设”,而是历经生死后的豁达。正是这种多维度的生命体验,让球迷们对她愈发喜爱。
朱雨玲的复出之路,正不断打破人们对职业运动员的传统认知。她的日程安排中,乒乓球训练仅仅占据一小部分,此外,她还拥有教授、在读博士、主任、商人等多重身份。这种“非典型”的发展模式起初饱受质疑,但其2025年的出色战绩证明,多维度的生命体验反而拓宽了她的竞技视野。
从太原赛场放眼望去,朱雨玲的故事正在重塑体育的叙事方式。她的存在有力地印证了,在由金牌与排名构建的二维坐标系之外,还有由生命厚度支撑起的第三种维度。当她在混采区微笑着说出“人生应该充实”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运动员的涅槃重生,更是一个个体对命运最诗意的回应:那些未能将她击垮的,最终都化作了照亮前路的璀璨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