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短讯 水清岸绿宜开桨 赛艇氛围更喜人 奥运冠军樊振东与市民挥拍
第A12版:体育生活 2025-07-21

水清岸绿宜开桨 赛艇氛围更喜人

章丽倩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从借着参加如上海赛艇公开赛等比赛机会体验在苏州河上开桨,到逐步迎来这条城市母亲河开展常态化水上运动的试点,不少生活于申城的赛艇爱好者纷纷感慨“在家门口与水互动的氛围真是越来越好了”。

上周,将于9月首度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举办的赛艇世锦赛,它正式开启了赛前的预热活动。之于赛艇爱好者,他们大多是以观众的心态在期待着该项重磅赛事的来到,而在沉浸式参与的层面,他们则另有舞台。7月中旬,一场名为“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的比赛在普陀区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开赛,近400名中外桨手齐聚于此,开启一场融合竞技、科技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盛宴。同时,此次活动也标志着苏州河常态化水上运动的试点已徐徐开展。而在6月末的时候,同样为赛艇爱好者设立了专门赛道的上海赛艇公开赛,也开始推进新一年赛事的进度条。

“爱好者越来越多了,市场化的俱乐部也越来越多了,不好好准备真会名额不保的。”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赛艇爱好者劳瑞笑着说,随着上海赛艇公开赛知名度的日益提升,赛事俱乐部组的名额已是愈发抢手了。去年,上海赛艇公开赛俱乐部组第一次引入了预选赛机制,让大家凭本领竞争名额,得到了较广泛的好评。今年,俱乐部组预选赛继续开展,共设置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男女混合八人单奖有舵手、男子单人双桨和女子单人双桨四个竞赛项目,吸引到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古等省市的27支队伍报名,参赛选手超过310人。

在国外的赛艇比赛中,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为赛事提供各类服务的现场工作人员中,不仅有中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长者。平时是俱乐部会员,是资深的赛艇爱好者,等到有需要时,他们就能变身为岗位兴许不起眼却可为参赛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志愿者。如今,这种同乐的氛围在上海也有了发育的土壤。

爱好者劳瑞告诉记者,尽管他内心很希望能代表俱乐部参赛,但碍于现实条件所限,连着两年他都是作为俱乐部的“编外人员”参与其中。“工作压力不小,外加还有家庭需要照料,所以虽然我喜欢赛艇,但也只能是抽时间去俱乐部训练。八人赛艇又是集体项目,要大家一起到场、一起训练,所以在这方面我就只能留遗憾了。但无论是做后勤保障还是当拉拉队,看到项目在国内发展起来了,我们爱好者的心里都是开心的,也乐意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

“一江一河”见证了上海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成为上海治水成效的集中体现和典型示范。而在达成“水变清”的目标后,这些与城市脉脉相通的水资源,则为市民们提供了亲水和“入水”的硬件基础。目前,上海、杭州、苏州、成都等多座大城市都在展开都市水上运动项目的布局。现在业内普遍认同,有序开放良好的自然水域进行水上运动,这既是惠及民生的好事,也为河道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新模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