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谈到足球,必然要想到日本。
记得很多年之前国家队在昆明海埂基地训练,有一次我和国家队教练胡之刚闲聊。那时中国队刚在亚大赛区被新西兰队1比2淘汰,但大家对中国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上表现的能力水平非常肯定,对中国队没打进世界杯很不服气。
那时候,中国队最大对手是冲撞力强、欧式球风的新西兰队了。谈到我们东邻的日本、韩国,胡之刚笑着说,这三个队相克,我们打韩国队有点怵,而日本队看到我们有点怕……
以后发生的事情不用多讲了。比我们早一年职业化改革的日本足球,已远远把亚洲抛在后面,而韩国队,依然让中国队“不胜”。
本届世界杯亚洲区预赛中国队被日本单场打了0比7。不知道胡之刚教练看了这场比赛有什么感想?
无需作太多的对比了,只选一个数据,就知道中日两国足球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目前在欧洲各级联赛踢球的日本籍球员总数超过100人。
要知道,即使在五大联赛之外的荷兰、比利时、苏格兰等国家联赛,也是有门槛的!
做个简单除法,100人大约可以组成六支队。这六支队都是通过欧洲标准的。如果加上日本国内J联赛的球员,至少能有八到10支队与中国队国家队抗衡。
这是什么样的数量级?这就是中日足球的差距。
当年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队在东京2比0战胜日本队,第一次打进奥运会。那是在1988年。37年后,日本足球已经快得让后面的中国队看不到背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自己作的。是“作”还是什么不好说,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是一定的。
再看一下韩国足球。韩国足球在欧洲踢球的人数比日本少很多,大约在30到40人之间。这个差距哪里来的?有人分析:一是韩国注册球员数量比日本少很多,二是韩国有强制兵役政策,年龄到点一定要去军营待几年,第三个原因与中国有关:中国联赛给的薪水比较欧洲有吸引力。
虽然经过大力减薪,但是中超的平均薪水,仍然高于两个东邻。相比较之下,日本J联赛很“贫穷”。球员平均收入比不过中超,但他们完备的联赛制度,完善的俱乐部体制和完整的青训系统,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终于让中国足球看不到背影。
确实,有太多的事情,不是光有钱能办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