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中超榜首的胶着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东邻已经跑没影了 乒球“疲劳”了?
第A02版:专栏 2025-08-25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朱润宇

朱润宇

“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也是为所有不能参加美网混双比赛的双打选手而战,我们会尽全力。”埃拉尼/瓦瓦索里这对意大利搭档,通过成功卫冕,实现了“捍卫双打选手尊严”的目标。

根据美国网球协会的观点,过去的赛制导致混双关注度过低,只有改革才能破局。为了吸睛和吸金,今年美网混双被提前到正赛之前一周进行,赛程压缩至两天。参赛队伍从32对缩减至16对,八对依靠男女选手的单打排名总和入围,另八对为外卡选手。冠军奖金则增加到五倍,从20万美元飙升至100万美元。除决赛外,每盘比赛均为四局制,而非传统的六局制。

这场改革,是否如美网所愿那样成功?从赛事方的角度看,效果的确拉满:德约科维奇、斯瓦泰克、阿尔卡拉斯等单打球星纷纷参赛,混双也史无前例地成为了全场焦点。美国网球协会还有官员认为,星光熠熠的阵容,引发的关注度已经证明改革的合理性。

对球员来说,这次改革更像是一场商业狂欢。根据新规,双打球员想仅靠排名入围,基本不可能,“专业的人做不了专业的事”。埃拉尼/瓦瓦索里是本届赛事中唯一专业的双打选手,也是上届冠军,却还要拿外卡。另一边,非单打前十球员?组合没有话题度?对不起,这也不配上桌。

虽然仅有四大满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设置混双,且不少组合都是临时搭配,但因此简单地把混双看作表演赛,格局未免太小。许多专业双打选手,就靠双打和混双谋生,现在却被一群最不缺钱的单打选手赚走奖金。更何况,结果表明,单打球员也赢不了专业的双打选手。

这次改革,吸足了睛、赚够了钱,表面上没什么大问题。这也可能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体育虽然是产业,但不能靠商业价值衡量一切,体育精神、竞技水平等隐性方面都不可或缺。让单打球员打双打并非不可以,但把比赛打成一盘散沙、仅能拿花边而非专业说事,并非让双打持续发展的良计。

至于双打为何被边缘化,或许是长期被“金钱至上”的利益观所影响。单打在流量、商业等方面都不缺市场,双打流量回报率不高,又有谁会主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隐性的裂痕。

有多少人会听埃拉尼和瓦瓦索里的呼吁?或许这是个谜,但两人卫冕成功,打脸了这场改革的初衷:双打,还是得让会双打的人来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