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慎之又慎 亚洲区世预赛最后的悬念 意外的搅局者 “地区超”的前景如何 苏超一步登天
第A02版:专栏 2025-10-13

意外的搅局者

朱润宇

朱润宇

“闷色忒了。”

在上海仅仅打了一场比赛,澳大利亚球员德米纳尔赛后就发出了所有球员的心声。即便早已习惯澳大利亚潮湿、闷热的天气,德米纳尔仍然需要熟悉一下今年上海的天气。

和往年凉风微拂的惬意不同,闷热成为今年上海大师赛的关键词。按照小德的说法,“这回的洗衣费一定很高!”反季节的湿热天气,间接导致小德、上届冠军辛纳等高种子球员体感不适而出局。

今年的上海,由此成为“适者生存”的舞台。打入16强后,德米纳尔调侃道“没那么热”。原世界第一梅德韦杰夫直言,28摄氏度时只有他的身体会出状况,33摄氏度却对所有人都公平,因为大家都很热。

球员集体喊热,管理方陷入了矛盾之中。对管理方来说,体育的核心是拼搏,不可能因为一点反常的天气,就要以对待“温室花朵”的姿态,伺候球员。

举个例子,球员能否在关了顶棚的中央场,边吹空调边比赛?这个想法,很美好但不现实,也不公平。中央场馆有顶棚、设施更完善,但也有球员会在设施更简单的外场比赛。如果是同一轮次的比赛,一边的球员能享受清凉,另一边却要克服暑热,谁付出的代价更大?

低的准入标准,不可能打造出高质量的运动员。因此,仅有在2018美网、2023年澳网,才临时实行过高温暂停、关顶棚等措施。但具体执行的条件、标准,都很模糊。

相比其他赛事,上海大师赛条件较好。全球九站大师赛,仅有马德里和上海两站有可关的顶棚。除了大师赛外,ATP90%的比赛,没有移动顶棚。

今年,上海的主办方和ATP商讨,一度考虑过综合高温和湿度指数,从男单第四轮所有比赛都在中央场举行时,关顶棚、开空调。最终,因指数未达标而作罢。

球员能硬扛一回事,ATP应该把这种临时的标准,化为永久的政策。来了上海的球员们的自嘲,背后是目前网坛急需高温政策。

和澳网、温网等长期在当地夏天举办的赛事不同,今年上海的天气,反常到超出预期,才会出现球员集体求安慰的情况。况且,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同样面临天气越来越多变的情况,有了托底的政策,才能让球员更放心地比赛。

只希望,明年搅局上海赛的,不要再是天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