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城市业余联赛光感射击公开赛分站赛圆满收官 不累也能瘦?超慢跑走红社交网络 奔跑促融合,同行筑未来 心跳加速!把冠军带回上海!
第A12版:体育生活 2025-11-03

不累也能瘦?超慢跑走红社交网络

章丽倩

本报记者 章丽倩

近几年,跑步在大众体育中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但与此同时,训练不当容易膝盖疼、初始阶段可能喘得难受等关隘,也还是阻挡住了部分市民想要跑起来的冲动。于是,在反反复复的摸索和选择中,大众跑步中的分支超慢跑经由社交平台的传播,在近期有了迅速崛起的趋势。

超慢跑,顾名思义的理解就是“比慢跑更加慢一些的跑步方式”。从速度来说,慢跑者每小时的跑动距离大致在6到10公里,而超慢跑就是比这一标准更慢,速度介于走路和慢跑之间,常见为每小时4至6公里。从资料来看,超慢跑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问世契机是帮助受伤运动员们能更好地恢复和提升运动量,后来这一方式渐渐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了新的运动之选。它的核心是保持较低的心率和节奏,虽然跑得慢但却也能跑得久。

在超慢跑近期的崛起中,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起了关键作用。“练得不喘也不累”“懒人也能瘦”“改变跑步的刻板印象”……这些都是超慢跑被贴上的新标签。相关描述和优点推介虽有夸大之嫌,但总体还是讲到了点子上。

从锻炼益处来看,超慢跑虽有些“龟速”,但只要科学训练,至少也有五大健康方面的助益。

具体来说,超慢跑能帮助调节人体的代谢系统,能对深层内脏脂肪进行“精准打击”,而内脏脂肪正是多种代谢疾病的症结所在;倡导“高步频、小步幅”的超慢跑,它可以将跑起来后的冲击力分散至下肢肌肉,表现出了对关节友好的一面。另外,超慢跑还有提升运动依从性、优化心血管功能、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功效。

门槛低、人群广、易上手、有功效,这些都是超慢跑的闪光点,不过,哪怕是再友好的运动方式,在热身不到位或者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导致关节扭伤或者肌肉拉伤,所以,千万不要“偷工减料”哦。另外,在选择运动装备时,减震效果好的运动鞋和透气材质的运动服还是得安排到位,如此一来能有助减轻身体在运动时受到的冲击和不适。同时,对普通人来说,超慢跑每次的坚持时间在30分钟至一小时为宜,这样既能发挥出有氧运动的功效,也能实现“运动更快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