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沙排赛场圆梦时,青春不留憾! 晚报杯又一次“送教上门”
第A09版:青少年体育 2025-11-05
原国脚杨旭走进松阳

晚报杯又一次“送教上门”

谢宗原

杨旭进松阳、进校园 本报记者 谢宗原 摄

本报记者陆雪翎 摄

10月的浙江山城松阳,雨后空气中浸润着桂花的余香,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滚烫的激情。就在不久前,一群当地的少年,刚刚完成了在“上海银行”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两个月后,一场酝酿已久的“足球甘霖”于这片土壤“浇灌”——原国脚、晚报杯明星教练杨旭用一天的时间,为松阳的校园足球按下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加速键”。

10月30日,“足球明星进松阳、进校园”活动在松阳县育英实验小学开展。这场由晚报杯赛事延伸出的系列活动,旨在将顶尖的足球理念和专业的指导送入基层。活动分为上下半场:上午为理论讲座,聚焦现代足球逻辑与青训发展方向;下午则为实战训练,通过模拟职业球队课程,系统锻炼队员的技术、对抗及攻防转换能力。全天安排紧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谢宗原

“走出去”与“请进来”

松阳探索足球破圈之道

松阳县与晚报杯的结缘,始于今年夏天。松阳县体育中心主任潘清在回顾合作初衷时介绍,最初的方案是组织队伍前往上海参赛。“后来经过双方的深度探讨之后,我们改变了这种模式,”潘清说,“我们采取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来更深入地帮助松阳青少年足球有所作为。”

“这种方式是我们小县城、小地方的基层教练以前接触不到的。”潘清坦言,“他们很少能在当地就能接触到这么高级别的青训专业讲师。杨旭指导亲临松阳,送来这些宝贵的先进经验,对于我们的基层足球教练员来说,非常难得。”

潘清主任从宏观角度讲述了“足球明星走进松阳的”意义,有着更直接感受的则是那些参与到本次培训的基层体育工作从业者。比如,松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周晓军,对于这样一位“老体育人”来说,这次活动的价值也是意义非凡的。

“今天的活动比较特殊,”周晓军感慨道,“特殊就在于杨指导他是一个‘高维认知’,他的身份与经历是顶尖的。”从“足球神童”到国家队成员的完整生涯,让杨旭对足球的理解、热爱与追求,给当地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杨指导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的体育课,重新认识我们的训练,重新认识我们比赛的意义,进而重新认识我们的工作。”周晓军一连用了四个“重新认识”来表达收获颇丰。受到启发的周晓军,已经在思考如何将理念落地。“我们对于低年龄段的小朋友,要推进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失黄金期。”

杨旭的第一课

足球,不止于脚下的游戏

在松阳县育英实验小学的绿茵场上,杨旭在下午带来的实训课充满了严格的细节与温暖的互动。尽管是第一次到松阳,并被此地的美景所吸引,但他的教学重心始终清晰——传递足球的本质。

当被问及对哪个孩子印象最深时,杨旭一连提及多名小球员。“虽然接触时间短暂,但我相信给予他们的指导和建议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杨旭说,“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球员出身的教练员。”

杨旭的教学,于细微处见真章。在一次分组对抗训练结束后,杨旭要求失利的一方小球员罚跑加练。看着小球员边跑边嬉闹耍嘴的模样,杨旭严肃地纠正了孩子们“笑着接受惩罚”的态度,强调“没有人是笑着输球的”。“我们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能笑着认输;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失利,但必须输得明明白白。”令他欣慰的是,在第二场比赛中,他明显感觉到所有孩子都认真了许多。

此外,他还精心设计了训练结束后的仪式环节。“通过规范的结束仪式,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凝聚力以及集体归属感。”杨旭认为,这种人格特质的培养,无论孩子们未来是否成为职业球员,都将让他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未来,杨旭仍希望带领自己的青训俱乐部来到晚报杯的赛场,“新民晚报作为老牌权威媒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上海朝日足球俱乐部期待与晚报杯再续前缘,毕竟大家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让中国足球变得更好。”

一天的实训教学活动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结束。对于松阳这座山城,这短暂的一天,或许已在许多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热爱”的种子。正如杨旭所期盼的,在这些奔跑的孩子中,未来或许就能涌现出下一个“杨旭”、下一个“武磊”。足球的梦想,也许已在松阳的校园里破土发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