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福建队选手何锦櫶(右)在颁奖仪式上为四川队选手刘峡君戴上自己获得的金牌
一对顶峰相见的田径情侣火了。15日举行的全运会4×100米混合接力决赛中,福建队和四川队分获冠、亚军。赛后,福建队何锦櫶在转播镜头前大方亲吻了四川队的刘峡君,两人的恋情也得到了众多观众的祝福。
而17日,这对情侣又双双闯入男、女百米“飞人大战”决赛。顶峰之后再上顶峰,现场观众惊呼——你们莫不是全运会“最快CP”?
对于镜头前的秀恩爱行为,女主刘峡君解释,男友事先已征得自己同意,只是没想到被摄像机拍到了。“我想着应该会拍(葛)曼棋姐她们,没想到就被大家见证了这一幕。”17日赛后,刘峡君大方回应。她说,两人也并不因为恋情曝光感到压力,“对我们来说是挺正面的事情,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我们成绩都在上升期,都觉得目前有能力做好什么事,就要拼尽全力去做”。
拼尽全力可谓刘峡君的人生写照。今年,这位20岁的姑娘迎来了“丰收季”:年初大幅提高个人最好成绩达标国家级健将,7月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9月再创个人最好成绩,11月首次参加全运会就站上领奖台。另外,还收获了爱情。
“我一直很喜欢高中老师教给我们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刘峡君说,“我对自己还挺狠的,因为很多事情没有捷径。”
刘峡君来自四川资阳,小学时就打破了市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的赛会纪录。初中后,她只身前往成都求学。“小时候家里管得比较严,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自己一个人去闯一下。”刘峡君对记者回忆道,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养成了她独立的性格。“我妈总说我一下子就长大了。因为出来训练后和父母交流不多,困难和委屈是有的,但离家很远,我讲了之后家里也会平白无故担心。”
2024年,刘峡君以0.04秒之差未能达标国家级健将,从而失去了破格录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机会。虽然收到了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她却做出了一个冒险决定:复读,再冲“清北”!“我一直都觉得,年纪小的时候才有资本做一些冲动的事,所以想趁着自己还有这股劲儿,全力战斗出来。”
此前,刘峡君的百米成绩已在11秒70到11秒80的区间徘徊了约两年。但一个冬训后,她的个人最好成绩迅速从11秒74提升到11秒55,大幅超越国家级健将11秒70的达标线。
“当时教练的计划很贴合我这个阶段,也练得很狠。”刘峡君举例说,300米的间歇跑,以前48秒跑完即可,那时提高到了45秒。
而此后的高考,刘峡君的成绩也远远超过了“清北”高水平运动队破格录取分数线。现在,她已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一新生。
被问及是否考虑以后在新闻界有所发展,比如像张展硕那样替记者采访队友,刘峡君笑答“是个选择”,不过,她大学里最喜欢的课程是高数。
“其实我数学不太好,但是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越困难的越有意思。”刘峡君说,身边也有声音劝她,说体育成绩已足够优秀,文化课不用那么拼,“但我家对我的教育是要重视整个人格的塑造,毕竟体育成绩只有这么几年。所以我会尽全力在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好,并不只在体育方面有自己的态度,在人生道路上也要有自己的态度”。
17日的女子百米决赛,边道出发的刘峡君跑出11秒46名列第五,与她9月创造的最新个人最好成绩仅相差0.03秒。“前60米感觉和‘大姐’(韦永丽)差得还不远,如果后面跑好一点应该能有突破。”赛后,刘峡君说,“遗憾总是常有的,但我已经得到太多。”首次全运之旅,刘峡君在成绩之外有更多收获。“以前比全国赛更多是为了名次,但在这个舞台上更深地感受到了田径的魅力。”她说,自己出场时,全场灯灭,聚光灯打来,观众开始欢呼,“让我觉得这是一场盛宴,不是一场比赛”。
赛后,参加女子百米决赛的选手相互招呼着来了张大合照。“田径虽然结果很残酷,但在我心里它并不是弱肉强食的战场。”刘峡君说,她和姐妹们并肩站在一起,在观众面前留下最好的一面,“那一刻真的很美好”。
女子百米决赛结束后10分钟,刘峡君的男友何锦櫶站上了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最终也获得第五名。“其实他腿有点不舒服,所以他能健康顺利完赛就好。”刘峡君望向跑道说,“他才19岁,已经是全国前八,还有什么不满意呢?未来还那么长,对吧?”
少年剑客“一”战成名
邹天一,15岁,男子花剑个人银牌。
王一然,14岁,女子花剑个人银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花剑赛场上,观众们不仅近距离观赏了张家朗、黄芊芊等名将的精湛技艺,两位“少年剑客”的面孔同样引人注目。
16日晚进行的男子花剑个人决赛中,江苏选手邹天一迎战经验丰富的福建选手许杰。比赛开局,他一度以1比9大幅落后。但在随后的对攻中,这名少年稳住心态,将比分顽强扳至9比9。“我当时就在想,对手肯定会进攻我,用最大的速度乘胜追击,所以我必须先做好准备,我就打一些出乎意料的剑,让他猜不到我要做什么。”回忆起追分阶段,邹天一认为自己采取的战术非常有效。
虽然最终他以13比15惜败给对手,但不服输的精神赢得现场掌声,也获得对手许杰的肯定。“年轻选手的实力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信息发达、学习渠道很多,进步很快。”许杰说。
“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能走到决赛。”第一次参加全运会,邹天一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小组出线,没想到本着“能打一场是一场”的心态一路过关斩将。“最基本的就是要拼起来,这是对体育的一种尊重和敬畏。”说到这里,少年眼中满是坚毅与诚恳。
复盘这场比赛,邹天一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我的对手在细节处理方面非常完美,所以以后我也会更加注意技术和节奏上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17日的女子花剑赛场同样青春闪耀。14岁的王一然闯入决赛,最终获得亚军。比起奖牌的颜色,她更在意自己在决赛关键阶段的起伏。“后半程有点急了,如果能再稳一点,也许还能把比分追回来。”
赛后,这名来自上海虹口体校的年轻选手“感到有点可惜”,虽然最初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但打进决赛的时候,她还是希望能再往前走一步,争取突破。她认为这次做得好的地方是“心态控制得不错,比以前稳定,不太容易崩”。
赛场上是潇洒挥剑的沉稳“剑客”,赛场下的王一然表现出少女特有的可爱与天真。回忆接触击剑的心路历程,她说小时候谈不上喜欢,后来发现自己胖了很多,就想着减肥的同时提升一下能力,没想到练着练着水平真提高了。“第一次在比赛中打进前八,从那时开始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击剑,也更愿意练了。”
上海虹口体校击剑队花剑总教练、曾经是中国男子花剑“三剑客”之一的叶冲评价她是一匹“黑马”:“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能一路打到决赛,我们感到很惊喜。”叶冲认为,一批接受了多元训练模式的“新生代”正在加速成长,“敢打敢拼”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年轻选手能在全运会这样的大赛进入决赛,对中国击剑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得益于全运会的参赛机制,更多年轻选手获得展示舞台,王一然便是通过积分排位取得参赛资格。“全运会四年一次,我觉得这个机会特别难得。”她说。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经验往往决定胜负走向。与国家队主力相比,邹天一和王一然仍略显稚嫩,但他们在大赛中快速适应节奏的表现,也体现了年轻力量的可塑空间。“击剑需要积累和沉淀,但年轻人身上那股冲劲也是关键。”叶冲说。
一攻一守之间,“少年剑客”们展现出的勇气、韧性与成长潜力正被更多人看见。
张之臻:四战全运 再启新程
2013年7月,还未到17岁的张之臻和“老大哥”吴迪组队,首次参加全运会便为上海队拼下一枚男双金牌。他说那时几乎所有选手都比他大,所有对手都不好打。
2025年11月,年满29岁的张之臻来到自己的第四届全运会,被“05后”新星周意挡在男单四强门外,本届全运会颗粒无收。
当年昂首冲击的挑战者,如今已成长为得失从容的领路人。很多球员喊他“张哥”,他还数次被问到“你如何看待年轻球员以你为榜样”的话题。
在本次全运会网球开赛日,张之臻第一次从混采区经过时就说,“这是我最有可能没有奖牌的一届全运会”,“教练只给我报了一个单打,希望我可以没什么压力地去享受全运会。”
但对于此前三届全运会均有奖牌入账的张之臻来说,来到全运会的决赛圈,一点也不惦记奖牌大概率是假的。“其实我想当一颗‘深水炸弹’。”张之臻曾表示,他可能会努力搅乱男单高位种子的局势。
周意是张之臻在本届全运会上面对的第一个高位种子。18日的对阵,张之臻以6比3赢下第一盘后,周意以6比1、6比3逆转晋级。
对于这个结果,张之臻很淡然。
“跟周意打,我肯定是‘下风球’。”张之臻在赛后说,“第一盘确实打得会让人感觉我非常占优,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我知道自己正手的不稳定,我还在不断恢复,所以我感觉(这个结果)还算能接受。”
今年3月,在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止步首轮后,张之臻因肩伤远离赛场半年之久。9月,他才在中国赛季复出,但在杭州公开赛止步16强,在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经历“一轮游”。
“(复出后)在巡回赛赢了一场,在全运会赢了三场,感觉目前的状态尚能接受。”张之臻说,“其实伤情评估的结果更差,但现在至少做得还不错,正手能做到一些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所以我感觉还算可以,因为已经死里逃生了。”
尽管巡回赛是很多网球职业运动员的主线,但四年一次的全运会,仍是张之臻心中很重要的部分。“这四届全运会,回忆都很不错。我甚至还记得2013年全运会男双决赛最后几个球的场景。”
“全运会对青少年选手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机会,他们可以提前了解职业赛场、高水平运动员,也能提前感受大场面的紧张氛围。”张之臻说,“这届全运会,我发现了一些非常不错的青少年球员,有些甚至打得比我同年龄的时候好很多,但他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四战全运,张之臻并不轻言退场,他说“有可能还会有第五次”。而在当下,他会尽快休息调整。“2026年,再重新开始。我明年计划一边参加挑战赛,一边通过排名保护参加大赛。”张之臻说,“希望能更好。”·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