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
刚刚结束的“熊猫杯”中,汪士钦成为意外焦点:先是解围失误导致丢球,又因疑似美甲遭网暴;最后一战推搡对手被红牌罚下,再度引爆舆论。这些争议,与足球应带来的快乐、激情与幸福毫无关系。借用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的定义,这场风波显然与真正的足球精神无关。
日前,因凡蒂诺转发了U17世界杯的一段花絮:墨西哥球员穿过日本球员列队的人廊返回酒店。两队因下榻同一酒店而互相致意、共同庆祝,成为一道独特又充满友谊的风景。因凡蒂诺写道:“这就是足球的意义所在:带来快乐、激情、幸福,并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士钦事件带来的压抑情绪。主帅安东尼奥战胜韩国后透露,他已让球员远离舆论,自己也率先隔绝外界声音。显然,中国足球长期被胜负捆绑,年轻球员正在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今,训斥球员甚至成了“零成本正确姿态”。全运会中,浙江队王钰栋被球迷罚站训话,他离开时的困惑表情,折射出当下中国足球内部正在流失的信任。球员与球迷都愈发难以从比赛本身获得超越胜负的快乐。
足球精神并不能确保胜利,却能让胜负更容易被接受。日本与墨西哥会师U17决赛的“浪漫”未能发生,但真正动人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这些年轻球员之间自然流露的尊重与善意。
足球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时间“打造”出来的。日本与墨西哥队在酒店轮流列队的简单动作,来自持续互动中形成的默契与尊重。2021年J1收官战,浦和后卫槙野智章赛后故意“申请”黄牌向退役主裁致敬,那份认真与幽默,是成熟足球文化的体现。
中国足球真正令人担忧的,或许并不是成绩。随着青训的复苏,中国足球未来反弹可期。但如果不能重新找回足球精神,中国足球将难以真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