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刻薄:刻人如刻猪,薄唇如薄草 相亲信息 上海六千余个家医团队坚守社区防疫阵地
第02版:健康/缘分 2022-05-25
“世界家庭医生日”:与家医相约,和健康相伴

上海六千余个家医团队坚守社区防疫阵地

梅一鸣/卫民

5月19日是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与家医相约,和健康相伴”。家庭医生是社区居民守护健康的伙伴,上海有着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万余名社区医务人员、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他们从孕产期保健到新生儿访视,从风险筛查到健康管理,从全科门诊到护理病房,从康复指导到中医服务,从家庭病床到安宁疗护……始终肩负健康使命,陪伴在居民身边。

本轮疫情以来,以家庭医生为代表的社区医务人员,坚守社区防控阵地,全力以赴守护居民健康,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更拉近与居民的距离

“抗疫之初,核酸采样工作任务重,往往一大早就接到通知,半小时后到岗,出紧急任务,结束后又接下一单,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小时要去哪里。”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张亦峰告诉记者,居民区封控,居民不能出门,配药成了一件难事。

一天傍晚,张亦峰结束核酸采样工作后回到家,刚把车停好,一个电话来了,是管辖小区的一位居委干部。原来,小区孤老黄阿婆的胰岛素马上断药了,不知道怎样才能配得到。挂了电话,还没从超负荷的核酸采样工作中缓过劲来的张亦峰咬咬牙,发动车子,赶回社区医院。回到医院后,张亦峰帮黄阿婆开好药,再拨通居委干部的电话,贴心地告知对方第二天一早请社区志愿者到医院付费取药。

对张亦峰来说,紧急配药、送药、凌晨接听居民咨询病情的电话,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甚至有一次居民家里没有盐了,也打电话问他能不能想办法帮忙。“以往对居民来说,家庭医生可能只是一位较为熟悉的医生,但因为这次疫情,两者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了,对于居民来说,家庭医生更像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更像是家人。这次疫情也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家庭医生的职责,也让我更坚定地热爱这份职业。”

成为激励孩子的榜样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他一直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我的妻子说,她的丈夫是英雄、是战士。以后我的孩子长大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激励自己:我爸爸是英雄、是战士,我也可以像他这么坚强。”最近,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朱文捷结束了览海定点医院支援任务后,由衷地感慨道。

4月22日,朱文捷接到紧急通知,赶紧收拾行囊,与医疗队的同事们一起奔赴览海定点医院。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当天夜里,朱文捷便投入进了十病区的工作。十病区是重症病区,多数患者有较多基础疾病,除了常规的治疗,还要时刻做好突发抢救的准备。另外,有些患者还要进行留置鼻饲管、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操作。在医护团队的努力下,十病区患者陆续转阴。“每当患者欣喜地拿着像毕业证书一样的出院小结时,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开心和满足。”

变身热线电话接线员

“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王莉芸是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也是该中心就医配药热线电话的接线医生之一。

每天,王莉芸除了进社区核酸采样,还要接受小区居民的医疗及配药咨询,并及时回复互联网就医信息,常常抱着手机入睡,又在手机铃声中醒来。她的手机里有多个工作群,每一个群里的信息都关乎着患者健康,一条都不容忽视。有时候,手机看多了,眼睛吃不消,她就揉一揉,继续盯着,尽快处理每一条患者诉求。

针对老年卧床褥疮患者,留置胃管、导尿管患者,各类手术术后患者,王莉芸总是及时安排家庭医生上门换药,更换胃管、尿管、拆线等,做好协调保障工作,如果其他家庭医生忙的话,她就自己上门为服务居民。“疫情期间,家庭医生肯定更忙了,各方面都要照顾到,不过,与居民的关系也更密切了,有什么问题,他们经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庭医生,虽然我们不是万能的,但也会尽量想办法提供帮助。”

全力保障居民基本健康需求

本次上海疫情期间,全市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应开尽开,服务时间与联系方式动态向社会公布。

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关心签约居民,依托“上海健康云”家庭医生线上服务、“我要配药”等互联网服务平台,运用App、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指导居民做好健康自我管理与个人防护,提供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服务,对居民提出的健康咨询第一时间予以解答,全力保障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

5月19日晚,上海地标“环球港”为全市家庭医生亮灯,“与家医签约,和健康相约”“众志成城,上海必胜”等标语在灯光映衬下,既是向全市家庭医生的致敬,也体现了众志成城的必胜信心。上海家庭医生及全体社区医务人员将继续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全力保障居民健康,履行对居民健康守护的庄严承诺。

记者 梅一鸣 通讯员 卫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