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巧用食盐养生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亲人确诊癌症,告知实情有技巧 我的血液怎么有点“黑”? 怀孕前,口腔需要“例行检查” 儿童体检,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 一顿饭的消化之旅 另辟蹊径,脑卒中诊疗有新通道
第02版:人与健康·专版 2022-09-14

另辟蹊径,脑卒中诊疗有新通道

梅一鸣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 方亦斌

近年来,我国脑部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2000年起,我国把每年的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将每年9月16日定为“脑健康日”,号召大家学习脑健康知识,关注大脑健康。

在众多脑部疾病中,脑卒中就像一颗藏在身体里的致命炸弹,排在成人致残病因的第一位。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300万人,其中70%~80%的患者因此造成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脑卒中离我们并不远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方亦斌博士介绍,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缺血性卒中主要由脑血管狭窄闭塞或心脏内血栓脱落堵塞脑动脉引起,占脑卒中总数的七成以上。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着家庭、社会生活,也给国家带来极重的负担。

“另辟蹊径”减少患者痛苦

众所周知,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方亦斌介绍:“经皮股动脉(大腿根部)穿刺是全脑血管造影的主要路径,但股动脉穿刺手术后需卧床24小时,无法下床大小便,不仅增加术后护理的负担,活动也有诸多不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穿刺部位血肿、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

目前,经桡动脉(手腕)入路正在神经介入领域被积极应用。方亦斌表示:“作为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的新途径,经桡动脉入路能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减少了不适和痛苦。复查脑血管造影的患者,可以日间手术,当天即可出院,更加便利。”

由于桡动脉易于压迫,经桡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的穿刺点并发症风险大幅降低。但是,因为血管较细,也需要医生更精细的评估和操作。

“BE FAST”迅速识别脑卒中

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而第一步莫过于识别症状,这时可以借助如“BE FAST口诀”来帮助快速识别卒中症状。

中国卒中学会在去年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B”是指平衡(Balance),患者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要引起重视;“F”是指面部(Face),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的情况;“A”是指手臂(Arms),患者手臂有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是指言语(Speech),如出现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的情况;“T”是指时间(Time),意味着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方亦斌强调,正如“BE FAST口诀”的中文意思“要快”一样,卒中发作后一定要抓住最佳救治时机。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挽救病人生命和避免残疾的可能性也越大。记者 梅一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