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偏瘫早期需防肩痛 拯救“秃”如其来的烦恼 “猫抓病”,你听说过吗? 不做“糖人”,预防先行 众志成城,共战疫情,从我做起
第03版:阅健越康 2022-11-16

众志成城,共战疫情,从我做起

目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复杂,疫情防控任务繁重。冬季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季节,如何更好地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呢?

新冠病毒感染高危人群

健康素养低,如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不经常洗手等;

大于60岁的老年人;

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以及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人群;

肥胖人群(身体质量指数≥30);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身体条件允许,要接种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选择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治疗,保证充分的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进行炎症因子检测。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的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应由医生根据个人病情、征候及气候等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抗病毒药物治疗。要遵医嘱,根据个体情况及病毒载量等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尽早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