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之一王启元
如今,在北外滩发展的浪潮下,曾经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拼图——沪北空间,重新得到世人的重视。由李天纲、王启元主编的“虹口三书”(《虹口源》《虹口港》《乍浦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系列丛书收录诸名家文章,讲述了曾经的老虹口风貌与建筑,以“遗留的瓦片”重砌上海近代的开端,发掘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俾使重新走近这座城市的精神传统。
重新发现虹口的“源点”
提及近代上海城市化之始,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往往是黄浦江外滩,但王启元表示,上海的近代城市“源点”具有多元共生的特质。
清末沪北已是全国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沪北的源点就在虹口,王启元将之称为“虹口源”。“虹口源”位于苏州河北岸虹口港一带。1853年,美国人文惠廉在此建成“虹口救主堂”,之后从这一“源点”开始发展,向西北方向修筑了文监师路(今塘沽路),向苏州河方向修筑了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由此,沪北最早的马路、最早的近代建筑、最早的近代化社区雏形形成,诞生了上海早期“华洋共处”的市民群体及海派市民文化。
由“虹口源”拓展的沪北城市空间,主要沿苏州河以北的江岸线发展,逐渐形成早期上海城市又一中心,2000年前后被冠以“北外滩”之名,而北外滩的变迁,正是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演绎之缩影。从如今遗存的建筑、道路、空间中,能够探寻曾经上海的城市“源点”,可以说,近代上海图景,若是少了虹口一角,则是一幅不完整的画卷。重新探寻虹口的城市历史,便是对上海开埠早期发展的“再记忆”。
是黄浦江还是虹口港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有一经典情节:依萍悲痛欲绝,从外白渡桥一跃而下。“其实严谨点说,剧中人应该从虹口港跳,因为当时的黄浦江泥沙淤积,河道很浅。”王启元戏称。
“虹口港”因吴淞旧江泄洪口得名。上海开埠后,略晚于英国人到来的美国人,发现虹口港水陆交通便利、可待开发。最初虽然有“美租界”之名,但既未划定界限,也没签订租约,文惠廉在虹口最初的经营,便在当时的“灰色空间”中开始。因借水道的便利及马路修建,这片华洋共处之地生机勃勃“野蛮生长”,早期的码头、仓库、货栈、工厂,及学校、医院、商贸区、电影院等繁荣发展,让这里成为近代上海最发达地区之一。
北外滩一带是上海保存“以港兴市”历史、叙述19世纪中国早期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的最佳场所。然而,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旧改、更新,很多记录城市历史的老建筑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王启元对此十分惋惜:“一座建筑可以消失,如果能够提前把一个社区人、事、物的记忆,以文字或影像声音的方式保存下来,我们和后人还可以去回顾。”他希望沪北城市气息作为上海曾经的一抹底色,能够尽量被保留在城市更新的肌理之中。
十里洋场究竟是何处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十里洋场”就是指南京路当年的繁华。然而王启元通过对地理上实际长度的考证,以及对早期上海县城厢租界地图等大量资料的考察,提出了和不同以往的观点——外滩和北外滩“虹口源”共同分享“十里洋场”的空间。
“‘十里’对世界任何一座近代城市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何况是当时仅仅开埠40年的上海。”王启元认为,“国人以里程数命名地名的做法,十进制以内的数字以实指居多。若‘十里’是实指,这个长度究竟能不能为当时上海的实际空间所容纳,就是判定其是否真实存在的最重要的指征。”依照存世1884年上海城厢租界舆图所示,彼时租界西缘尚在西藏路沿线,跑马厅属郊外,苏州河南北租界东西,无论如何,都没有笔直的“十里”纵深。然而,“十里”竟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存在:英国设租界后,沿黄浦江滩修筑黄浦滩路,延伸线达法租界外滩的东门外护城河寺浜;而美租界(后公共租界北段)也沿江修筑了自威尔斯桥至汇山码头的百老汇路,两条租界的沿江马路总长,恰恰为十里。
王启元对“十里洋场”的再解读,给了读者另一种思路,重新思考这一名词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从书本教室走向城市空间
在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的上海史通识课上,王启元作为老师,经常带领学生放下书本、走出教室,观察当下现实中城市空间的肌理、街道、建筑,探寻保留其中的历史踪迹,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感知脚下这片土地。
王启元说:“我平时喜欢在上海的街头小巷行走,通过这些城市的纹理,去寻找被岁月隐藏的历史和文脉。它们可能保留在今天的大小马路之间,可能也保留在消逝的河道、水网和城墙间,探寻城市肌理的过程,就是在寻找不应被遗忘的城市记忆。”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