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乘客晕倒在车厢 车站员工与民警合力救助转危为安 姚明入选2023年国际篮联名人堂 声音 “把精力留给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08版:名人生活 2023-06-07
颜宁归国半年公开分享心境变化

“把精力留给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图源:IC photo

5月20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粤港澳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备受关注的中国最年轻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登台演讲,向外界分享了她最新的动态和思考。

此前,颜宁在微博中谈到,最近一些朋友问起自己现阶段的科研情况,她认为自己的时间被挤压得很厉害。正因如此,才要把精力留给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与更多领域同事的交流中深受启发,新主意层出不穷,虽然不一定是我自己的实验室去做,但能给更多人支持的感觉很棒!过去半年,愉快并且满意。”颜宁还特别转发了一条发布于去年3月的微博,当中提到她的一些心境变化。

过去的半年,愉快并且满意

2022年11月,颜宁宣布回国,将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并全职出任创始院长。“颜宁回国”一度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位中国最年轻的结构生物学家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家”,实在是一件值得祝福期待的事,具有“风向标”意义。

据中青网消息,在4月15日召开的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光慧,南京医科大学的胡志斌,深圳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的颜宁,武汉大学的宋保亮,上海交通大学的樊春海5位50岁以下的科学家被选聘为新一届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衰老和再生医学、分子流行病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据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现有276名学部委员,其中两院院士231名,年龄最大的100岁,年龄最小的44岁。

新增学部委员中,颜宁位列其中,其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颜宁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后,属于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部,同属该学部的还有施一公、陈薇等学界大咖。

另据深圳湾实验室3月23日发布的消息,经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广东省科技领导小组同意,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发展协调小组审定,聘任颜宁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回国近半年,颜宁甚为“低调”,鲜有公开露面或是接受媒体采访,4月底,46岁的颜宁站上深圳科创的舞台中央,一头齐肩短发,白色西装裤,搭配深紫色衬衫,显得干练且气场十足——颜宁在深圳已经有了两个新身份: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两者都是深圳科研最前沿的岗位。在上个月举办的光明科学城论坛上,颜宁是4位科学家主题演讲嘉宾之一,和她同台的是,57岁的中科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68岁的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叶玉如和61岁的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副校长杨学明。

从小“放养”,最喜欢听评书

“之前她就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我跟她妈妈都全力支持!”谈及女儿,颜宁父亲颜景君说,颜宁回国一事其实运作已久,“就像当初出国一样,她都征求过我们的意见。”

1977年11月,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普集博平村。这个村子也大有来头——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颜宁6岁的时候随父母搬迁到北京。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小时候她没上过兴趣班,在学校把作业完成后,回家吃完晚饭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听评书,晚上8点准时休息。大院的小朋友们彼此认识,常常一起丢沙包、打扑克,“小时候就是一种放养的状态”。高中文理分班,颜宁第一时间报了文科班,但却被班主任劝阻了,因为她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全年级第一,而班主任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绩好就应该学理科。“其实我现在还是不能苟同,我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我当时也不讨厌理科。”高考填报志愿时,恰逢流行“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种说法,于是父亲就建议她报生物系,刚好颜宁也喜欢生物,“知道了父母是什么血型,那么你可能有哪些血型?又如何根据兄弟姐妹的血型去反推父母的血型?我被这些遗传规律给震撼到了,这就是我从事生命科学的起点开端,听起来好像挺随意的。”

虽然对女儿的具体科研工作所知甚少,但颜景君对于自己女儿却时刻保持着关注——女儿科研成果、科研荣誉的相关报道,他一篇不落地都看过。“咱不是自己夸自己的孩子,不论她走到哪里,家乡情怀始终扎根在她心里。”在颜景君看来,女儿“二次回国”并不意外,“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回祖国,她都是为了祖国乃至世界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虽然自己年近七十,但作为父亲,颜景君最放心不下孩子的起居生活,“现在就是希望她把身体照顾好。”颜景君说。

根据公开报道,颜宁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师从施一公。2004年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年5月,颜宁又接受母校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有媒体曾在报道中提及,从科研工作者转型为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的人生轨迹和施一公有着相似之处。去年11月,颜宁宣布已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将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而施一公早年则是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回国,并从清华大学辞职后全力创办西湖大学——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与同道者一起通过创新实践与探索为国家人才做增量。起初,颜宁并不太理解导师的选择。她认为,一位顶尖科学家的时间不该浪费在从无到有办大学要面临的无数琐事上面,“或许应该在六七十岁过了科研的鼎盛期再去行动。”

但是事实证明,施一公迄今最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也是结构生物学的经典之一——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几乎是与西湖大学同步发展的。颜宁坦言,近几年她才理解了当初导师的选择:“任何个体的科研高度终归是有限的,而打造良好的平台,支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良好的环境里自由探索未知之境,长江前后浪滚滚奔涌,那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综合自中青网、齐鲁晚报、每日经济新闻、半岛都市报、文化人才在线、微博@nyouyou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